2017年重庆市种植业主推技术(三)——水稻宽窄行标准化栽培技术
一、技术概述
该技术主要利用作物边际优势和高光效增产原理,将栽培方式与栽培技术定量,实行水稻宽行距与窄行距间隔栽培,既能保证单位面积上的栽培个体正常生长发育,又可实现植株群体分布合理,提高水稻田间通风透光性和光合作用率,减轻病害发生,加速干物质积累,通过品种选择、壮秧培育、适龄早栽、合理密植、肥水运筹、病虫防治、稻草还田等关键性技术措施,达到水稻丰产稳产的目的。
二、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好、生育期适宜、大穗型或穗粒兼顾型超级稻、优质稻品种。
2.育秧技术
可采用旱育秧或湿润育秧方式。旱育秧关键技术如下:
2.1精选苗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避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透气,呈弱酸性至中性的菜园地或旱地壤土作苗床。
2.2制作营养土,撒入壮秧剂。亩用过筛细土50~60公斤与过钙2~3公斤、草木灰5公斤或40%复合肥0.2~0.3公斤和壮秧剂1公斤拌匀做营养土,撒入苗床厢面。
2.3精量播种,地膜覆盖。采用定距播种器进行精播、匀播,亩大田用种1公斤;播种后浇透清粪水,撒上薄层细土盖严种子。贴秧地表面盖一层超微膜后,再搭拱架覆盖地膜,以利保温保湿,提早出苗。
2.4苗床管理。播种至出苗期以保温保湿为主,播后齐苗时及时揭去内膜,补足水分。出苗至一叶一心期,以调温控湿为主,促根下扎,保持膜内温度25℃以内,注意补充少量水分,保持床土湿润不发白。一叶一心每平方米用70%敌克松25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立枯病。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逐步通风炼苗降湿,膜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二叶一心期前后追施断奶肥,每平方米施尿素5~10克,兑水1000倍均匀喷雾,并喷清水洗苗。培育大龄秧苗在二叶一心时每10平方米用15%多效唑1.5~2克兑水800~1000毫升喷施控苗促蘖。二叶一心期后逐步揭膜炼苗,注意浇水防止失水死苗,切忌淹灌,防止水分过多造成徒长。七叶以上的大龄秧苗床在4叶期再喷施一次多效唑。移栽前三天追施与断奶肥同量的“送嫁肥”。栽前1~2天,用20%的三环唑750倍液喷苗,预防稻瘟病。
3.大田耕整
采用免耕或机械浅旋耕整田,免耕田注意除草灭茬,以利扎根立苗。耕翻田整地质量要达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表层有泥浆”的标准。
4.适时早栽,精确定量基本苗
可采用牵绳栽插或划格栽插,冬水(闲)田在水稻叶龄3.0~4.0叶时移栽,宽窄行规格为宽行33~40厘米,窄行16~20厘米,窝距16~18厘米,窝植双粒双株,亩植1.0~1.2万窝。两季田在头季作物收获时菜叶和秸秆还田,栽秧前除草并灌深水泡田松软土壤,绞田边防漏水。稻-菜轮作田在叶龄4.5~5.0叶时移栽,稻-油轮作田在叶龄6~8叶时移栽。
5.精准配方施肥
底肥施用农家肥、水稻40%氮磷钾专用复混肥25~30公斤,易坐蔸田块增施锌肥1.5公斤/亩。分蘖肥在栽秧后7~10天及时施用,亩施尿素7~8公斤,拔节孕穗肥在孕穗初期(晒田复水后)施用,亩用尿素4~6公斤、氯化钾7~8公斤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有效分蘖成穗率,争取大穗,增加粒重。
6.浅湿灌溉,够苗晒田
分蘖前期湿润或浅水干湿交替灌溉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分蘖后期“够苗晒田”,即当全田总苗数(主茎加分蘖)达到每亩17万~20万时排水晒田。长势很旺、大穗型品种或排水困难的田块,在全田总苗数达到每亩15万时开始排水晒田。穗分化至抽穗扬花保持浅水(2厘米左右)灌溉促大穗。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机收田块稻穗2/3转黄时放水,以利机械作业。
7.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植保部门田间病虫测报,采用杀虫灯、国家标准允许的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农药或生物农药为主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在关键时期重点防治好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8.适时收获,稻草还田
三、适宜区域
重庆稻区均可采用。
作者:水稻产业科、综合信息科 来源: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7-3-22/22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