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辣椒疫病、枯萎病如何防治


辣椒疫病

  该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因发病周期短、蔓延速度快,故防治具有一定的难度。该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时,茎基部出现水浸状暗褐色梭形病斑,后变褐、缢缩,致幼苗折倒、湿腐或立枯状死亡。成株期发病,多在茎基部和枝杈处产生水浸状暗绿色近圆形斑点,后扩展成长条形黑褐色斑,绕茎一周后,病斑处皮层腐烂、缢缩,病部以上叶片由下而上枯萎死亡、缢缩、折倒。果实染病,先在果蒂部产生水浸状暗绿色斑,潮湿时长白霉,病部褐色、腐烂、脱落。根系染病后变褐色,皮层腐烂,至全株迅速折倒、枯死。

  该病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及种子上越冬,是主要的初侵染源。通过雨水、灌溉水、气流等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发病适温24~26℃,6~7月份高温高湿、雨后暴晴等均会导致该病重发。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销毁,减少菌源。

  2.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浸种半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

  3.药剂喷雾防治:56%嘧菌·百菌清悬浮剂1000倍液、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600倍液+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

  辣椒枯萎病

  该病是辣椒的系统侵染性土传病害,一般病株死亡率在15%左右。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大量脱落,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渍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有时病情只在茎的一侧发展,形成纵向的条状坏死区,后期全部枯死。剖检病株地下部根系也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木质部变暗褐色至煤烟色,湿度大时产生白色或蓝绿色霉状物。

  该病病原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通过灌溉水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的伤口、根毛侵入或直接侵入,病菌发育适温24~28℃,条件适宜时,发病15天左右即可出现死棵现象。潮湿或雨后积水等条件下发病较重。

  药剂喷雾防治:35%苯甲·嘧菌酯水剂1000倍液、85%枯菌酯·噁霉可湿性粉剂750倍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腐烂 辣椒 喷雾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