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田间发病最早症状出现在下部叶片。叶片发病,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可扩及叶的大半以及全叶,叶片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层,雨后清晨尤为明显。茎部受害,可形成褐色条斑。潮湿时,病部产生白霉,但较稀疏。受害部位组织坏死、软化甚至崩解,造成病斑以上叶片和茎叶死亡。块茎发病,初为褐色或紫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稍凹陷。病斑下的薯肉不同深度的褐色坏死,病健薯肉界限不明显。病部易受其他病菌二次侵染而腐烂。
二、病原
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引起,该菌属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
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需要在水中才能萌发,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的温度为10~13℃。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3℃。相对湿度达到95%~97%时孢子囊才能大量形成。
晚疫病菌有许多生理小种,目前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划分,采用一套分别具有R0、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的12个标准鉴别寄主进行活体鉴定,根据晚疫病菌在以上鉴别寄主上的反应来确定生理小种。目前我国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种组成复杂,几乎全部11个抗病基因全部能够被克服。
三、发病规律
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越冬。在双季作薯区,发病的自生苗也可成为当年下一季的初侵染源。番茄也是初侵染源之一或成为病菌的中间寄主植物。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力或出土前腐烂,有一些病芽尚能出土形成病苗(中心病株)。温湿度适宜时,中心病株上的孢子囊借助气流向健株传播扩展,病株上的孢子囊也可随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从伤口、芽眼及皮孔等处侵入块茎、形成新病薯。
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此病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病菌发育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以饱和湿度为最适。当夜间较冷凉,气温为10℃左右,重雾或有雨,白天温度16~24℃,伴有高湿,这种条件下晚疫病极易流行。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马铃薯是春播秋收,7、8月份的降雨量对病害发生影响很大。雨季早、雨量多的年份,病害发生早而重。长江流域各省一年两季,前季正遇梅雨季节,病害常严重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小气候湿度增加,也利于发病。
四、病害控制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很快,防治时必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尽量做到“防病不见病”。
1、选用抗病品种。
对晚疫病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有:克新4号、克新10 号、克新11 号、克新13 号、东农304 号、春薯4号、坝薯10 号、晋薯7 号、陇薯3号、陇薯6号、鄂马铃薯1 号、鄂马铃薯3 号、青薯168、川芋56、渭薯1号、红皮等。
2、严格执行种薯准入制度,防止病害蔓延。
大批调入种薯前,应派专家进行产地检查或进行种薯检验,证实无病后方可调种,这对于新的马铃薯种植区尤为重要。
3、种植无病种薯。
⑴选用脱毒种薯:一般生产田最好选用一级或二级种薯。
⑵精选种薯: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病薯。 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光滑、柔嫩、皮色鲜艳、无病虫、无冻伤的块茎作种薯。凡薯皮龟裂、畸形、尖头、皮色暗淡、芽眼凸出、有病斑、受冻、老化等块茎,均应坚决淘汰。如出窖时块茎已萌芽,则应选择具粗壮芽的块茎,淘汰幼芽纤细或丛生纤细幼芽的块茎。
⑶切刀消毒:常用75%酒精、3%来苏尔水、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切刀5~10min进行消毒。要准备多把切刀,切到病薯要换用消毒刀。
⑷药剂拌种:药剂拌种防治的主要对象有三个,即晚疫病菌、细菌、半知菌类的真菌,因此在选择药剂时要分别选择防治晚疫病菌、细菌和半知菌类真菌的药剂。防晚疫病菌的药剂有:克露、甲霜灵锰锌、杀毒矾、阿米西达等;防细菌的药剂有:硫酸链霉素和春雷霉素;防半知菌类真菌的药剂有:适乐时、满适金、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拌种方法可分为干拌和湿拌,干拌一般是先将一定量的药剂与适量滑石粉混匀,再与种薯混匀后即可播种;湿拌一般将所选药剂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均匀喷洒在切好的种薯上,拌匀并晾干后播种。由于不同药剂有效含量不同,具体使用剂量参见产品说明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6-4-27/22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