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识别
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花、花萼、花瓣和果实、叶片,北京地区以为害果实为主,是花果期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花萼变红是灰霉病早期主要症状之一,幼果受害蒂部呈水渍状软化,导致发育停止;已转色的果实受害,初期出现油渍状褐色小斑点,湿度大时迅速扩大,僵果腐烂,果肉变软,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叶片染病一般从叶缘开始,出现暗色污斑,大小不等,后期呈红褐色病斑, 叶缘萎缩、枯焦,典型特征是发病部位产生鼠灰色霉状物。
发病规律
草莓灰霉病由真菌引起,灰霉病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主要发生在开花后,在气温18-20℃,相对湿度60%以上时容易发病,夜间温度在10℃以下时不易发病,北京地区通常1月上旬至3月下旬为病害高发期,连阴雨、灌水过多、地膜积水、施氮肥多、密度过大以及棚内通风不良时均可诱发该病。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优先选择抗病品种,通常日系品种红颜、章姬等较抗灰霉病;适当减小种植密度,合理密植,采用大垄双行定植;及时摘除病株、病果,置于装有药液的桶中;注意科学通风,阴天也要适当短时间通风以降低湿度;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应增施磷钾肥;在发病时期加大放风将湿度降低到50%以下,闭棚将温度提高到35℃,闷棚2小时,然后防风降温,连续闷棚2-3次可起到明显抑制作用。
2.生物防治:发病前期可选用木霉菌(2亿活孢子/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寡雄腐霉8000倍液,茎叶喷雾。
3.化学防治:可选用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7天1次,连续喷2~3次,建议交替施药,以免发生抗药性,也可采用速克灵烟剂进行熏蒸。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6-4-26/223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