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玉米生长前期地下害虫如何防治




  成虫需要吸食花蜜来滋补身体,提供孕育卵的营养。粘虫的成虫还有很强的趋光性,因此可利用黑光灯杀灭成虫。

  晚上粘虫的成虫到玉米田产卵,多数卵产在玉米的枯叶尖里、被间除的玉米苗上、以及麦株残体上,卵成块产下。

  麦收后是粘虫二代幼虫发生期,开始危害夏玉米幼苗。八月上中旬发生第三代幼虫,危害玉米的中后期。

  刚从卵中出来的幼虫多数躲在心叶中,爬行时呈弓形,一曲一拱向前运动,这是三龄以前幼虫的识别特点。夏玉米心叶上的这些半透明小斑点是初孵幼虫取食叶肉后造成的,这时在受害心叶上可找到幼虫。

  长大后的幼虫蠕动式爬行,也不再啃食叶肉,而是大口大口的咀嚼叶片,将玉米吃成这副模样。在这种玉米苗上已找不到幼虫的踪迹。大龄幼虫白天潜藏到了受害苗附近的土中,大约1-2厘米深处,身体卷曲成环状。只有在夜幕降临后,才出来填饱饿了一天的肚子。三龄以后的粘虫食量很大,而且对杀虫剂有很强的抗性,所以防治粘虫的关键是在未入土前的小幼虫期施药。为了做到这一点,应注意观察,加强田间调查,在心叶出现半透明小斑点时用药防治。

  防治夏玉米苗期粘虫可选用下列药剂: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等,每亩喷施40-50kg药液;25%灭幼脲三号胶悬剂每亩30-40g溶于40-50kg水中喷雾,灭幼脲不能马上将粘虫杀死,施药2-3天后才见效。

  播种时使用种衣剂包衣的玉米种,对粘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地老虎 玉米 粘虫 夏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