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玉米顶腐病的类型与防治


一、镰刀菌顶腐病
  在玉米苗期至成株期均表现症状,心叶从叶基部腐烂干枯,紧紧包裹内部心叶,使其不能展开而呈鞭状扭曲;或心叶基部纵向开裂,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植株常矮化,剖开茎基部可见纵向开裂,有褐色病变;重病株多不结实或雌穗瘦小,甚至枯萎死亡。病原菌一般从伤口或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虫害尤其是蓟马、蚜虫等的危害会加重病害发生。
  二、细菌性顶腐病
  在玉米抽雄前均可发生。典型症状为心叶呈灰绿色失水萎蔫枯死,形成枯心苗或丛生苗;叶基部水浸状腐烂,病斑不规则,褐色或黄褐色,腐烂部有或无特殊臭味,有粘液;严重时用手能够拔出整个心叶,轻病株心叶扭曲不能展开。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害虫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伤口利于病菌侵入。多出现在雨后或田间灌溉后,低洼或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较重。
  主要症状表现成株期病株多矮小,但也有矮化不明显的,其它症状更呈多样化:
  ①叶缘缺刻型。感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黄亮色,严重时1个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
  ②叶片枯死型。叶片基部边缘褐色腐烂,叶片有时呈“撕裂状”或“断叶状”,严重时顶部4~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
  ③扭曲卷裹型。顶部叶片卷缩成直立“长鞭状”,有的在形成鞭状时被其它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有的顶部几个叶片扭曲缠结不能伸展,缠结的叶片常呈“撕裂状”、“皱缩状”(注意:该症状容易与“玉米疯顶病”混淆,区别在于该病的叶片边缘有明显的黄化症状,叶片变形、扭曲症状轻于“疯顶病”)。
  ④叶鞘、茎秆腐烂型。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色腐烂的病株,常常在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出现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的茎秆皮层呈“铁锈色”腐烂,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刮风时容易折倒。
  5、弯头型。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
  ⑥顶叶丛生型。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
  ⑦败育型或空秆型。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注意:该症状与“缺硼症”相似,但缺硼一般在砂性土、保肥保水性差、有机质少的地块,且长期持续干旱时发生;而该病是在多雨、高湿条件下发生)。病株的根系通常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细而多,呈绒状,根冠变褐腐烂。高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粉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三、防治方法
  1、及时追肥。玉米生育进程进入大喇叭口期,要迅速对玉米进行追施氮肥,尤其对发病较重地块更要做好及早追肥工作。同时,要做好叶面喷施微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苗早发,补充养分,提高抗逆能力。
  2、科学合理使用药剂。对刚发病地块可用广谱杀菌剂进行防治,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加农用链霉素加叶肥均匀喷雾。7天一次共用药2-3次
  3、对严重发病难以挽救的地块,要及时做好毁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腐烂 玉米 矮化 其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