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地区
目前,气温逐渐回暖,小麦生长将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期。加强小麦春季管理,促弱控旺,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力争穗足、穗大,对争取夏粮再创丰收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开封综合试验站全体人员协同各示范县相关技术人员对各示范县小麦生长情况进行调查,总的来说,全市小麦长势较好,一、二类苗面积较大,旺苗较少,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分类指导,搞好麦田管理。浇水:对墒情明显不足的麦田,及时浇水。由于早春气温不稳定,且浇水也会使地温降低,影响小麦返青发苗。因此,浇水时,要看墒情、看苗情、看温度,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进行浇水,不要大水漫灌,浇后及时中耕松土。追肥:1.对于返青期群体在60万株以下、长势较弱的麦田,以促为主,增加有效分蘖,春季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小麦返青期,亩追施尿素10公斤;第二次在拔节后期,亩追尿素8~10公斤。追肥后视土壤墒情适时浇水。2.群体在70万株左右的二类苗麦田。在起身期进行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配施适量的复合肥。3.群体在80万株以上的一类苗麦田。一是起身期喷施多效唑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到小麦拔节中后期再追肥浇水,以控制无效分蘖过多滋生,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延缓植株衰老,实现增粒增重。此期追肥一般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4.群体在100万株以上的旺长麦田。管理应前控后促,促控结合。应在起身期喷施调节剂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根系下扎,防止后期倒伏;在早春返青至起身期镇压蹲苗,或深中耕断根,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到拔节期再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
搞好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春季是各种病虫草害多发的季节,各地一定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要根据不同麦田和杂草种类合理选择除草剂,使用除草剂要严格遵照配比浓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以免发生药害。
预防早春冻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到来之前,采取普遍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是防止早春冻害的有效措施。对于整地质量差或秸秆还田的麦田要进行镇压,增加土壤紧实度,防止发生冻害。如果发生冻害现象,要及时采取追肥、中耕保墒、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补救措施,以促进中、小分蘖的生长发育,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减少产量损失。
去年秋播以来,江苏省江淮地区沿江麦区因阶段性降雨影响,小麦播期较长,晚播面积较大,播后气温偏低、雨水偏多,导致小麦越冬期叶龄偏小,茎蘖数偏少,弱小苗比例偏大,苗情不平衡性较为突出,同时渍害、草害等隐患较多,苗情基础相对较差。当前沿江麦区已经陆续进入返青起身,即将进入拔节期,正是产量形成和开展春季高效田管的关键时期。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特点,切实加强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对于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确保今年小麦丰收至关重要。春季是小麦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求肥水的吸收高峰期,只要抓好春季返青拔节期田间管理,有望夺取今年小麦丰收。随着气温回升,苗情转化升级加快,各项田管措施应尽快跟上。
突击清沟理墒,防止渍害。“麦田一套沟,从种喊到收”。沿江麦区气候多变,易旱涝急转,尤其在春季常遇连阴雨天气,极易导致田间积水或饱和而发生湿害、渍害,造成根系发黄发黑活力差,吸肥吸水能力下降,叶片落黄和僵苗不发甚至死苗。因此,近期
江苏江淮地区
雨雪过后尽早进行清沟理墒,疏通、加深田内外三沟,特别要组织专业力量清理田外沟,防止发生春季连阴雨造成渍害、湿害。
适时化控促壮,防止倒伏。对早播、叶龄偏大、苗数过多(预计拔节期最高茎蘖数超过预期适宜穗数2倍以上)的田块,应在返青后、拔节前“冷尾暖头”喷施化控调节剂,以控制基部节间长度,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在小麦抽穗破口期可施用“劲丰”抗倒剂进行叶面喷施,缩短穗下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和重心,提高植株抗倒能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3-3-27/22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