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双季晚稻机插高产技术


    双季晚稻季节紧,又受劳动力制约,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稻机插秧面积发展较快,但双季晚稻机插受品种生育期和育秧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获得双季晚稻高产,要把握以下几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连作晚稻机插品种选择受前作制约,后期又受气候影响,育秧期间气温高,秧苗生长快,秧龄一般12~20天,苗高12~22厘米,不超过25厘米,以免机插伤秧严重。因此要求所选品种熟期适中,耐迟播迟栽、分蘖快。长江中下游稻区连作晚稻机插应选择生育期在110~120天左右的中熟偏早品种,如天优华占、钱优0506、淦鑫688、天优122、五优308、五丰优T025等。

    2.播种育秧。根据机插秧秧龄和早稻收获时间安排播种期,确保秧苗适龄机插。每盘播80~120克左右干种,每亩30盘,做好种子消毒和催芽。播种前3天做好秧板,秧田与本田1比80左右。可采用泥浆育秧或旱地土播种育秧,均匀播种。搭建遮阳网防止暴雨对种子影响,出苗后撤网。秧苗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控制株高,每亩150~200克,对水75公斤。秧田期保持秧板湿润,移栽前3~4天,天晴灌半沟水蹲苗,或放水炼苗,确保机插时能提起秧块不断。

    3.平整大田、适龄机插。在早稻收割后及时整地,土壤沉实1~2天后机插。机插前1~2天秧苗要喷施药剂,做到带药移栽,一药兼治。连作晚稻机插行距30厘米、株距12~14厘米,亩插1.60~1.85万丛,每丛插苗3~4本,亩插基本苗在5~7万左右。

    4.合理施肥、科学管水。本田期按亩用纯氮12~14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施用。60%的氮肥和全部磷肥作基肥施入。移栽后5~7天每亩施尿素5~6公斤,氯化钾8~9公斤。晒田复水后施穗肥,每亩施尿素5~6公斤、氯化钾4~5公斤。插后以湿润灌溉为主,待长出第2片新叶后,建立浅水层,当茎蘖数达到16~18万/亩时开始晒田,当晒到田边开小裂、田中现白根时复水;复水后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稻穗勾头后做到干湿交替,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

    5.适时用药、综合防治。根据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药剂防治。分蘖期注意防治二化螟;孕穗期注意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细菌性条斑病;破口抽穗初期以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为重点,灌浆以后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

    (江西农业大学潘晓华教授中国水稻研究所陈惠哲研究员)
《 农民日报 》( 2011年08月03日   05 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晚稻 品种 连作 移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