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抗虫棉广泛种植以来,对二代棉铃虫起到了有效控制作用。因此,多数棉田应采取农业和诱杀成虫方法为主的防治措施,少用或不用化学防治,以充分发挥天敌的控虫作用,增强棉田生态调控能力。但由于受作物种植种类多样、少数抗虫棉品种抗虫性减弱等因素影响,二代棉铃虫在部分棉田及其它秋作物田的危害仍较重,要依虫情轻重,适时进行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  麦收后实行浅耕灌水,灭茬播种,破坏蛹室,压低虫源;在棉铃虫产卵盛期,结合根外追肥,喷洒1%-2%过磷酸钙浸出液,减少棉田落卵量;卵和幼虫盛期,结合棉田整枝打杈,进行人工捏卵捉虫。

   2、诱杀成虫  利用棉铃虫成虫趋性,选用杨柳枝把、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百株幼虫达到10头以上时进行喷药,可选用1.8%阿维菌素5000-6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一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棉铃虫 化学防治 抗虫性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