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旱年早春浇麦追施碳铵比尿素好


尿素比碳铵含氮量高,今年小麦返青追肥为何不用尿素而用碳铵?这篇文章做了具体分析。作者的这一提醒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使我们对科学施肥的认识有了新视角:科学施肥,不仅要注意肥料的某种养分含量,还要注意浇水时的土壤温度和某种养分被土壤根系吸收的能力,做到因时因地巧施肥,才能提高肥效,促进作物茁壮生长,实现增产增收。

  ——编者

  去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出现了严重干旱现象,为抗旱保苗,充分利用水利设施,广大农民在早春纷纷投入浇灌小麦保苗战斗。2月10日~13日,北方多数省区虽迎来了降雪,但对连续数月未降一滴雨、一片雪花的河北、河南、山东等严重干旱地区来说,毛毛小雪真可谓是杯水车薪,根本难以缓解旱情,抗旱形势依然严峻,所以,早春浇灌现象相当普遍。

  近日,笔者来到冀南麦区,发现许多农民在浇灌小麦的同时还追施尿素以促苗早发,当笔者问起为什么不用碳铵追肥时,一位老农说:碳铵较尿素施肥麻烦,所以近几年用尿素追肥。作为多年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笔者,只好耐心地讲了尿素与碳铵的特点,农民觉得有道理,于是改变了主意,准备改施碳铵追肥。为此,笔者提醒广大农民:今春天气旱,早春追施尿素不仅促麦苗不划算,其他苗木在低温下追施尿素都不划算。

  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而且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尤其是追肥,效果良好,所以自有尿素以来,多数农民一般都用尿素追肥。但试验证明,各种苗木在低温条件下追施尿素不如用碳酸氢铵效果好,这是为什么呢?

  农谚说得好:“施肥也有巧,对劲才算好。”原来,作物对尿素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只能在土壤中的尿细菌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才能供根系吸收,而尿素转化为碳酸铵的速度与土壤温度关系极大。在地温30℃时两三天就能完成转化,20℃时需要4~5天,10℃时却需要7~10天,10℃以下时转化的速度相当缓慢。

  小麦返青追肥主要是针对那些苗子弱、群体不足或脱肥的麦田,但由于小麦返青时地温还在10℃以下,特别是今年,为充分利用机井及其他水源,一些麦田灌溉较早,如把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未转化为铵态氮之前,尿素呈分子状态存在,很难被土壤胶体吸附,容易流失,特别是渗透力较强的地块,常常由于肥效发挥慢而流失肥效造成损失。相比之下,碳酸氢铵在温度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迅速吸附,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因此,不易随水流失。经过试验,早春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3倍左右。

  从经济上考虑,施用碳铵也比用尿素省钱。尿素的含氮量为46%,碳铵为17%,从理论上来说,尿素价格应该是碳铵价格的2.7倍。但这几年,各地的尿素实际价格一般是碳铵的3~3.8倍之间,这么一算,早春追肥施用尿素实在不划算。

  由此看来,小麦早春追施碳铵既省钱,效果又好。省钱就是增收,效果好才能丰产。因此,提醒广大农民,不单今年早春抗旱促苗用碳铵,在冬春季节给作物追肥时也应首选碳铵,将尿素留在高温季节施用
农民日报2011年02月18日07版 邢银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尿素 追施 小麦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