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蔬菜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是否适宜,对蔬菜的生长速度、产量及效益影响很大。冬春由于气温低,水温也低,即使是刚抽出的井水水温也只不过在10℃左右。这样每次浇水后,地温便会大幅度下降,不但导致棚菜一连几天不能正常生长,还会因浇水后棚内湿度增大,诱发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等多种喜湿病害的发生,从而增加防治成本和劳动量,直接影响蔬菜产量、质量和效益。那么,如何浇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具体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先看
1、看长势。看植株长势,通常植株缺水时,叶片会萎蔫,长势会减弱,果实脐腐病发生较多,这时就应及时补充水分。
2、看墒情。要看土壤墒情,如果在大棚土壤不旱时浇水,不但不利于提高地温,而且还容易导致土壤透气性变差,致使根系缺氧,降低根系的活力,造成沤根,出现黄叶现象。
3、看天气。在浇水之前一定要收看天气预报,不但要选择晴天浇水,还要保证浇水后有2~3天的晴天,以避免浇水后遇到阴雨天气,导致棚内湿度增大,地温降低,病害多发,深冬季节更需特别注意,在连阴天后骤晴的前两天,也不适宜浇水,应先提高棚温和地温,使植株基本恢复正常再浇水。
4、看地温。蔬菜适宜的日平均地温在22℃左右,而深冬季节,大棚内地温多在15℃~20℃,如果浇水过量或是浇水时机不对,就会使地温迅速下降,造成根系受伤,危及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因此,低温时浇水最好在上午拉开草苫后进行。
二、二措施
1、覆盖地膜。覆盖地膜不但能减少地面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同时还能提高地温,加快蔬菜生长速度。
2、蓄水增温。所谓蓄水增温就是在大棚内建蓄水池,先将水经蓄水池提升温度后再浇灌蔬菜。此法简单、实用,效果也不错。缺点是占用一些棚内空间。
三、五注意
1、适度浇水。春季硼室蔬菜浇水,一般遵循不缺不浇、宁干勿湿的原则,保持作物根际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防止过多过频浇水,切忌大水漫灌。过度浇水易降低棚内气温、土壤地温,对作物生长不利。
2、适时浇水。蔬菜出现萎蔫、卷须不能正常伸挺时,说明已缺水,应及时浇水。浇水宜选晴天中午前后进行,浇后适当通风散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造成病虫害蔓延。特别是番茄灰霉病、黄瓜霜霉病极易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
3、小水勤浇。春季棚菜采用小水勤浇,或用水壶逐株点浇,可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又可防止棚内温度明显下降、湿度明显增加,从而抑制病虫害大量发生。
4、注意水温。水温与棚内温度相差5℃以上时,易造成根系伤害。用水温较高的深井水,或棚内预储水灌溉较好。用预储水灌溉,可在棚内建一蓄水池,浇水前1~2天池内提前储水,利用棚温加温,浇水时可防止棚温、地温下降。
5、膜下暗灌。对瓜类、茄果类、豆类等春季棚菜,栽培时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灌水时利用膜下暗灌,可利用地膜加热水温、地温,并抑制水分过量蒸发,防止棚内湿度过大,避免病虫害发生蔓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9-12-17/21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