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进入3月中旬以来,小麦叶枯病在我县部分乡镇点片发生,有的地块为害较重,叶片发黄,下部叶片大量枯死。发生为害特征及防治技术如下: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有时也为害穗部和茎秆。在叶片上最初出现卵圆形浅绿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大块黄色病斑。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般先由下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在晚秋或早春,病菌侵入寄主根冠,则下部叶片枯死,致使植株衰弱,甚至死亡。茎秆和穗部的病斑不太明显,比叶部病斑小的多。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或在种子上越夏、越冬。病菌在种子上越夏时,秋季初次侵染麦苗,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再侵染。叶枯病菌喜低温、高湿气候,如夜间温度在8~10℃以上时,传播较快,容易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植株茂密,通风透光不良,麦田发病重。品种间差异很大。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耐病良种。

  (2)深翻灭茬。清除病残体,消灭自生麦苗。

  (3)农家肥高温堆沤后施用。重病田可考虑轮作。

  (4)大田喷药,在发病重的田块,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喷施。

  (技术指导员 郭延霞)(山东东平县农业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传播 种子 再侵染 侵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