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怎样防止水稻小老秧


有些水稻在栽插后20多天、甚至1个多月还不发棵,秧苗生长缓慢,分蘖不正常。一些秧苗还抽出长3厘米左右的小穗,几天后又干枯了。这就是被稻农称为“小老秧”的早穗现象。防止水稻“小老秧”,关键是抓好插前秧苗培育和插后秧田间管理两个环节。

  形成水稻“小老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床温过高,生长发育速度过快;二是越区栽培,早熟品种生长过快;三是秧龄过长,延长了秧苗缓苗期。另外,苗床播种量大,本田插秧密度大,再加上本田施肥不足,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小老秧”。

  要想防止“小老秧”发生,首先是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品种,严防越区栽培。因为越区栽培极易发生早穗或贪青。其次要降低播种量。水插播种量每平方米300~400克最佳,叶龄35天左右。第三要加强苗床管理。苗床管理要本着“宁冷勿热”的原则,第二片叶伸出后,温度控制在20℃,自第三片叶开始温度控制在18℃左右。第四要加强水分管理。水分管理要“宁干勿湿”,播前浇透底水,2叶1心期无明显旱象尽量不浇水,2叶1心期后逐渐增加水分。第五要做到平衡施肥。平衡施肥,能促使早生快发,增加分蘖。一般磷、钾肥总量的50%、氮肥总量的30%做基肥;氮肥总量的30%~35%做分蘖肥,15%~20%做调节补充肥,10%~15%做穗肥,5%~10%做粒肥,钾肥总量的50%做穗肥,其余做追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施肥 苗床 水稻 分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