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四川省农业气象专题报告


入冬以来(2006年12月1日—2007年1月20日),我省盆地麦区气温变化相对较为平稳,至今无明显的低温冷冻天气过程出现,盆西北小麦锈病菌源区平均气温正常偏高。盆地区的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雨日数较多,麦区田间湿度长时间处于偏湿状态。
  
  据短期气候预测,后冬盆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降水正常或偏少,预计田间温湿环境适宜于小麦锈病孢子的滋生蔓延和顺利越冬。建议各地加强对小麦锈病的监测与防治,尽可能减少越冬菌源量,降低春季爆发流行的风险。
  
  一、入冬来小麦锈病发生气象条件分析
  
  温度条件 入冬以来盆地区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变化较常年平稳,没有出现异常冷暖的天气现象;受强冷空气影响小,明显的冷冻天气过程少。2006年12月至07年元月中旬,盆地大部地方逐日平均气温维持在5—9℃水平,与常年相比,盆地大部地方正常略为偏低,而盆西北的涪江流域麦区大都偏高0.5—1℃。温度条件虽然不适宜锈病的大面积蔓延,但由于冷冻天气过程少,温度水平不低,对锈病孢子越冬抑制作用不明显。
  
  湿度条件 盆地大部分地区分别在06年12月下旬后期及07年元月中旬初期,出现两段连续5—6天的阴雨过程,降水总量大都在10—30mm,比常年偏多了2到6成。尤其是盆西北小麦锈病菌源区,自入冬以来,大都出现了近20天的雨日,5天以上大雾日,田间湿度环境利于锈病孢子的侵染。同时,雨水的偏多,使得盆地区麦地田间湿度长时间处于偏湿状态,小麦叶面早晚结露现象尤为突出,为小麦锈病孢子侵染、滋生提供了很好水分条件。
  
  综上分析,自入冬来,盆地大部地区的田间温湿环境条件对小麦锈病的侵染蔓延及锈病孢子的安全越冬都是十分适宜的。
  
  二、当前发病情况
  
  据省植保部门的监测信息,今年我省小麦锈病呈现出发病早、病点多、病情重的特点,目前全省已有17个市(州),45个县(区)发生小麦锈病。目前病情较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盆西北的涪江流域麦区及盆中丘陵麦区,而嘉陵江流域麦区及盆东北麦区的病情相对较轻。
  
  元月中旬,我中心科技业务人员对病情较重的涪江流域麦区进行了实地田间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该区域的锈病发生特点是:一、病点多,在所调查的风口、河谷坪坝麦地,均可以发现以单片叶片感病为主的病点;二、局部病情重,在所调查的田块中,个别田块已经出现1—2个中心病团;三、麦区病情呈现出上游菌源麦区发病重于去年,与大发生年2002年病情相当,而中游衍射麦区发病较去年偏轻。
  
  由此看出,今年盆地区的小麦锈病越冬菌源量是十分充足的,开春前的防治工作依然十分严峻。
  
  三、未来天气气候趋势及影响
  
  据省气象台预报,元月下旬影响我省的冷空气势力依然不强,气温波动不大,大部地方平均气温正常。另据省气候中心短期气候趋势预测,后冬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出现异常冷暖的可能性较小;盆地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少。
  
  从未来的天气气候变化趋势来看,如后冬盆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少,气温正常偏高,将有利于锈病孢子顺利越冬;由于前期降水偏多,目前盆地区小麦田间湿度持续偏湿,即使后期降水略有偏少,田间湿度条件也不会成为制约锈病滋生蔓延的主要因子。因此,预计后冬的天气气候条件对小麦锈病孢子安全越冬和侵染蔓延,将不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四、对策建议
  
  由于小麦锈病具有爆发性和流行性,对小麦正常生长和产量提高都会带来严重危害,各地应高度重视对小麦锈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尤其是对河谷两岸、田坝,长势好的高产田和已经现病的小麦种植片区要进行重点监测与防治。并且对已防治的田块,要对防治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查,随时做好再防治的准备。
  
  从近几年小麦锈病的发生发展情况来看,冬春交替时段的2月中、下旬是盆地锈病进入春季流行的初期。因此,在春节前,各地应进行一次集中的防治工作,尤其是盆西北菌源区的重病区域更应抓好春前防治的工作,把越冬菌源基数降至最低,这对降低开春后下游麦区的锈病流行风险,减少其对小麦的危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执笔分析:游 超 何 潇 签发:田 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小麦 降水 气候 侵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