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各测报站调查结果,结合历史资料及天气预报综合分析,预计全省玉米螟总的为中等偏重发生,出苗早,长势好特别是覆膜玉米地区将达到偏重至大发生程度,发生期较常年拖后,成虫羽化盛期南部地区约为7月15日左右,北部地区约为7月20日左右,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发生区域以中、南部玉米主产区为主。
预报依据:
1、虫源基数高,发育质量好
2005年秋季扒杆调查,全省玉米螟百杆活虫平均为138.95头,比去年、常年均高出10%左右,超过100头的市县占66.7%,较高的依安、肇源、双城百杆活虫数为386.4头、352头、283头,较低的明水、尚志、依兰分别为11头、25.3头、42.4头,发生分布不均衡。各地平均冬前存活率91.23%,略低于常年,但虫体发育质量较好。全省25个测报站4月末调查,玉米螟冬后醒蛰期存活率平均为83.8%,略低于去年,与常年接近。
2、化蛹羽化进度拖后,化蛹羽化期间死亡率偏高
据各测报站6月18-20日调查,西南二代区:泰来、肇源化蛹率分别为40%和50%,羽化率为10%和16.7%,死亡率为9.1%和49.2%;一代区:双城、肇东、穆棱、富裕、拜泉、龙江等市(县)化蛹率为3.3-3.7%,死亡率14.3-55%,其他市县也陆续进入化蛹羽化阶段。受6月份低温多湿天气影响,玉米螟化蛹羽化进度普遍拖后7-10天左右,化蛹羽化期间全省平均死亡率为35.7%,比常年高8.7个百分点。
3、作物长势与气象条件对玉米螟发生无不利影响
春季全省气温偏低,玉米生育期拖后,普遍苗小。而进入7月份后,随着气温升高,玉米螟化蛹羽化进度将会加快。预计玉米螟发育进度与玉米生育期基本吻合,将有利于玉米螟的危害。另据气象形势分析,后期气象条件对玉米螟化蛹羽化无不利影响。
综上分析,尽管玉米螟化蛹羽化期间死亡率较高,但由于越冬基数处于较高水平,且幼虫质量较好,作物长势与天气条件对玉米螟发生又无不利影响,因此,预计玉米螟在全省总体将达中等偏重发生,部分基数较高,出苗早、长势较好,雨水适中的地区可达到偏重至大发生程度。
防治建议:
1、灯光诱杀:利用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开灯时间参照当地当年玉米螟羽化期。
2、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放蜂时间在当地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后10天为第一次放蜂,间隔1周后第二次放蜂。
3、化学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5%抽雄)将40%辛硫磷乳油配成0.3%颗粒剂,撒在喇叭筒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6-7-8/21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