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的之一。1996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140.6万hm2,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4%,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1.0%;稻谷总产19510.2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3%,世界稻谷总产的35.7%,居世界第1位;稻谷平均单产6.212t·hm2,是我国粮食作物中单产最高的作物,高于世界稻谷平均单产近1倍,位居世界前列。由此可见,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水稻生产也有重大的影响,探讨21世纪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概况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主要取决于水稻种植栽培技术。纵观世界水稻发展概况,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有2种模式,即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和水稻育秧移栽种植技术。采用直播种植技术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其他欧美国家。亚洲地区以育秧移栽为主,水稻插秧移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国水稻移载种植模式主要是人工插秧种稻,生产工艺落后,作业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占用人员多,作业效率低,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改进生产工艺,改善作业条件,提高作业效率是农民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我国在解放后就开始了对水稻插秧机械的研究,首选研制出的洗根苗水稻插秧机,由于其他技术不配套,综合效率低等原因而未能推广,但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967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台东风-2S型自走式水稻机动插秧机鉴定投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批拥有机动插秧机的国家之一。在此以后,随着国家对农机投入的加大,水稻种植机械化有了较大发展。到1976年,全国水稻插秧机械保有量达10万余台,水稻机械化插秧种植面积约35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1%,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对世界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7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盘育机插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解决了育秧与机插秧的配套问题,使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又开发研制了国产2ZT-935系列水稻插秧机,目前该机已累计销售近2万台,对我国水稻机械化插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80年代,由于农村政策的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种植地块小而分散;农村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减少了对农机的投入,农民还没有购买农机的经济实力,这些因素限制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使得水稻机械插秧水平降到了最低点,全国机插面积不足18万hm2,仅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0.5%。 
  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对机械化的要求迫切。国家开始重视对农业的投入,水稻价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些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农村集约化经营开始实施,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的回升和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开始了对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到1995年,全国水稻机械插身和机械化直播种植面积已达70万hm2,机械化程度提高到2.3%,创历史最高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还相当低,发展潜力很大。 
2、世界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 
  目前世界上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有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其中欧美国家以直播机械化为主,美国最具代表性;亚洲国家以育苗移栽为主,以日本为代表。 
  美国是最早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国家之一,目前已100%实现了水稻机械化直播。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具有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机具简单,生产作业成本低,产量较高,适合大规模经营的特点;但是水稻直播技术对水稻品种、生长期、灌溉条件、整地质量及杂草控制技术都有较严格的要求,而且水稻直播技术对水稻品种、生长期、灌溉条件、整地质量及杂草控制技术都有较严格的要求,而且水稻直播用种量是移栽用种量的8-10倍。采用水稻直播技术除有适宜的水稻品种和良好的灌溉条件外,对整地质量要求较高,一般应保证地表平整高度差在20mm以内,否则由于水层难以控制,将直接影响水稻的出苗。美国已采用大型的激光平地机械,以满足水稻直播技术成败的关键,高效除草剂的应用为这一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使得这一技术在欧美工业化国家得以发展应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水稻 移栽 种子 整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