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⒈冬前管理
①保证全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垄的麦田,及时采取补种和移栽措施,对于晚播麦田,可使用经过浸泡一昼夜的同一品种的种子进行补种,补后浇水。
②中耕除草:麦田冬前中耕不仅有利于疏松土壤,通气保墒,提高地温,而且能消灭杂草,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单株分蘖,壮苗越冬。
⒉春季管理
①返青期:返青期要以中耕除草、通气、保墒、提温为主,控制肥水。
②起身期:三类麦应在二月下旬小麦返青后,趁墒施肥,可采用机械条施的方法,亩追尿素5公斤,一方面增加分蘖,适当扩大群体,促进单株健壮生长;另一方面促进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以保证足够穗数。
合理化控:倒伏是小麦生长进入高产阶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发生倒伏麦田一般减产20%以上,重的达50%以上。合理化控是防止倒伏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此期亩用15%多效唑30-50克,兑水25-3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不漏喷,不重喷,不迟喷。
化学除草:化学除草要掌握好施药时间和施用量,掌握在3月5日前,亩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商品名巨星、盖阔)1—1.5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做到不重喷,不漏喷。浇水后趁墒喷药,效果更佳。
③拔节期:一、二类麦田返青起身期不施肥浇水,应在拔节末期亩追施碳酸氢铵30公斤,这样可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控制旗叶和倒二叶过长,形成小麦紧凑型株型,促进大蘖生长,搭好丰产架子,提高分蘖成穗率,保证后期氮素营养,提高籽粒品质。
⒊中后期管理
①孕穗期:小麦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期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品质。结合浇水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
②灌浆期:小麦扬花10天左右,如果土壤干旱,可适当小水浇灌,杜绝大水漫灌。
③叶面喷肥:小麦叶面喷肥可延长叶片功能期,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抵御干热风危害,提高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具体方法是在开花后5-7天亩用“丰优素”40亳升兑水30-40公斤或2%尿素加3%磷酸二氢钾溶液50-60公斤叶面喷洒。
⒋适期收获:收获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收获过早,千粒重降低,并且籽粒品质差,收获过晚,易折秆掉穗落粒,影响产量。要求在蜡熟末期收获小麦,此时期小麦的长相为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量在22%左右,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的光泽,籽粒较为坚硬。提倡用联合收割机收获,麦秆还田。
⒌病虫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虫害有: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纹枯病、麦蜘蛛、叶枯病、白粉病、锈病、麦蚜、黑胚病等。
①农业防治:A.选用优质、抗病虫包衣种子,如豫麦34、郑麦9023、豫麦47等。B.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沃力小麦专用配方肥,合理追肥,禁止用硝态氮肥和垃圾肥料。C.科学灌溉。D.实施精播栽培技术。
②生物防治:A.注意保护和利用麦田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等天敌对麦蚜的控制作用。当百株有蚜500头,益害比1:150以上时施药,并优先使用抗蚜威等对天敌安全的药剂。B.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如用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用农抗120防治白粉病、锈病等。
③药剂防治: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严格掌握农药的用药量、安全使用标准和安全间隔期等。
A.小麦吸浆虫或地下害虫并重或单独重发区,用甲基异柳磷制成毒土撒施。
B.未包衣种子用适乐时或禾果利与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混合拌种。C.对纹枯病于2月下旬或3月上中旬,用井岗霉素、禾果利、三唑酮等喷施,隔10-15天再喷1次。D.用虫螨克喷雾防治麦蜘蛛。E.叶枯病(病叶率1%)、白粉病(病株率15%或病叶率5%)、条锈病(病叶率0.5-1%)、叶锈病(病叶率5%)等,于发病初期,用禾果利或三唑酮等喷雾防治。F.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若天气预报有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预防赤霉病。G.根据小麦吸浆虫发育进度重点抓好蛹期防治(一般4月下旬)用辛硫磷乳油制成毒土或用其颗粒剂均匀撒施,撒后浇水。H.辉丰菊酯、天丰素等混合喷施,综合防治小麦病虫害。
(滑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作者: 张艳
发自: 植保技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6-3-11/21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