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在当前的棉花种植结构调整中,要真正实现植棉的增产增效,须掌握以下六个要点: 
  1.科学选种,搞好留种

  品种是实现植棉高效的基础,也是关键。应注意从抗虫、抗病、不早衰、脱落率低、结铃性高、节本省工、增产潜力大、品质好等多个角度通盘考虑。为节约成本,最好对一些常规转基因抗虫棉的原种少部分引进示范繁育,注意选留种性稳定、表现优良的典型株自己留种,一亩地可节省投资50~80元。

  2.稀植栽培,懒汉管理

  当前,植棉最大的一个发展方向是选择稀植大棵、叶枝少、叶枝成铃性强、赘芽少的品种,采取“稀植栽培、懒汉管理”的免整枝栽培技术或简化栽培技术,达到省工省力、节本高效的目的。一般每亩可节省人工10多个,节本增收达150~200元。

  3.测土施肥,配方施用

  在施肥上,应采取测土化验、配方施肥的科学方式,克服盲目、大量使用磷、氮肥的错误做法,应掌握“减磷、稳氮、增钾、补微”配方施用的原则:一般亩底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氯化钾30公斤(非碱地使用,含量高、成本低)、硼肥0.5公斤、硫酸铜0.5公斤、锌肥1公斤,达到“投入不增,效益大增”的目的,相对增产8%~30%。

  4.掌握方向,推广良种

  棉农朋友应该积极学习科技植棉新技术,如平衡施肥技术、抗虫棉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1+1”的简化栽培技术、免整枝的“懒汉栽培”技术、双层的“复合栽培”技术、高密的“穴播栽培”技术等新技术,大力推广营养钵育苗、无土育苗技术(可减轻发病50%左右,增产20%~40%),把传统的“高产”增效方式改为“节本、省工、优质、高产”的“四位一体”增效新方式,这样才能实现“省工又省力、低本高效益”。而且,最好从现在开始积极转向种植无公害棉、有机棉,这是今后世界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利于“以高质创高效”。

  5.早防病虫,未雨绸缪

  近几年,抗虫棉(主要是抗鳞翅目的棉铃虫)的普及推广,使棉农的用药次数大大减少。但是,棉花的枯、黄萎病与蓟马、棉蝽蟓、螨、蚜虫等却成上升趋势,因此,应加强调查,提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6.间作套种,增加效益

  为间作套种,在栽培上应选择稀植大棵、单株增产潜力大的品种,以单株结铃多或桃大朵肥而创高产。可采取“等距、宽垄、单行”种植方式(等行距1米,株距23~37厘米),也可采取“大小行、双行一膜”种植方式(大行距1.2米、小行距0.6米,株距26~40厘米;或大行距1米、小行距0.5米、株距30~43厘米),亩密度比普通品种的常规栽培减少30%~40%为宜。从而利用棉田宽行距、前期田间空间较大的优势,与特早熟西瓜、春胡萝卜、春大白萝卜、春白菜、早熟马铃薯等进行间作套种,可以提高纯效益30%~90%,从而达到“面积不增,效益大增”的理想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行距 施肥 品种 株距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