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关于改进塑料大棚黄瓜栽培的几项技术措施


大连地区一些生产单位当前塑料大棚黄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秧苗不壮、棚内湿度过大、瓜蔓徒长、病害较重、成瓜率低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项改进大棚黄瓜生产的技术措施。
    1.改进苗期的温度、光照条件
    要想获得大棚黄瓜质优、高产,必须培育壮苗。而培育壮苗的关键,是要严格掌握苗期的生育条件。黄瓜在苗期花芽产生和分化时,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据日本藤井报导:日照决定花芽的产生,而温度则决定花芽的分化。因此,改进温度和光照条件是满足幼苗发育的重要条件。
    黄瓜种子发芽要求25~28℃,苗出齐后白天气温要求20~25℃,夜间14~17℃,地温在15℃以上(以20~23℃为宜)才能正常生长。生产中对于温度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寒潮低温影响应付能力差,每当寒潮来临时,多数生产单位黄瓜苗床较长时间处在10℃以下(有的仅维持5~6℃),这样的低温严重影响了黄瓜根系的发育,甚至发生沤根现象,影响了小苗的正常发育。二是平日夜温过高,缓苗后夜间气温应维持在14~15℃左右,不应超过17℃,否则易引起秧苗徒长,对植株体内营养积累不利,影响雌性花芽的分化。这些问题是造成老化苗、弱苗,引起大棚黄瓜减产的很重要原因之一。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①育苗床要有临时加温设备,如地热线、暖气、热风等;②育苗床土要松紧适宜,要富含经过充分腐熟的马粪等有机肥(马粪应占床土的1/4),增加营养和透气性;③育苗钵摆放要高于温室地平面,钵间适当留出空隙,以提高育苗钵温度;④根据天气、小苗长势注意放夜风。
    黄瓜属中光性植物,但育苗阶段则要求强光、短日照条件(每天平均要有8~10小时的光照)才能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大连地区大棚黄瓜的正常播种期是在1月下旬~2月上旬。现以旅顺为例,1月份日平均日照时数为6.1小时、2月份为6.95小时、3月份为7.76小时,由此可见,黄瓜育苗期间的光照条件是较差的,加上由于不能及时揭、盖草帘覆盖物,又要减少一部分光照时间,这就远远满足不了黄瓜苗期对光照的要求。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①要注意育苗温室的采光角度。采光面与地面成的角度应大于30度,这样,光的反射损失少,温室内吸收的光能多。同时要保持采光面的清洁;②适当补充光照;③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温度,尤其应降低夜温。
    2.改畦作为改良畦作
    改良畦作,就是把定植在畦子上的果类蔬菜根部培成半高垄,造成畦中有垄的栽培形式。具体做法是,在施足底肥,整平地的基础上打成1~1.2的畦子,定植时苗坨表面露出畦面5~6厘米高,随着田间管理逐步把苗坨培成8~10厘米半高垄。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改良畦作有利提高前期地温,增强土壤透性,具有缓苗快、促进根系发育、抑制病害的作用。据测定,植株5~10厘米土壤日平均温度改良畦作比普通畦作高0.6℃,土壤孔隙度比畦作增加7.2%,土壤容重比畦作低12.7%,黄瓜鲜根重量比畦作高21%,前期产量高10.9%。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改良畦作利于浇水。在当前滴灌尚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情况下,实行改良畦作后,地面覆地膜,利用膜、畦之间的空隙灌水即膜下走水,既能防止水分蒸发,节约用水,又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在大连地区较普通推广的保护地模式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中,改良畦作被列入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3.改进棚内光照、通风条件
    大棚黄瓜生产进入中后期,由于黄瓜蔓叶密集、郁闭,棚内光照与通风条件差,会大大降低成瓜率且易引发病害,影响产量。对此,提出3项改进措施。第一,改晚放风为早放风。黄瓜定植以后采用高温、湿闷的办法以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阶段的这种管理办法是必要的,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直到开始收瓜放风仍然很小,棚温较高,通常达到35~40℃,大棚黄瓜白天的生长适宜温度以25~32℃为宜,由此看出,黄瓜缓苗后白天就应放风,并逐渐加大放风量。调查显示,正常情况下是哪里有风口哪里结瓜多,风口处成瓜率能达到60%,而远离风口位置成瓜率仅为40%,说明通风比不通风成瓜率能提高20%左右。放风应注意风口位置,大棚内各部位的温度情况是不一样的。据2003年在旅顺农科所的调查,大棚内温度水平分析,通过晴天、阴天和早、午、晚不同情况看出等温线走向大致与大棚四周边缘线平行,越向中心越高,近中心2米半径范围内温度开始少变,向外每5米下降1℃,放风时大棚中心的风口应该大些。就一日之内的放风时间,也是适当早放风比晚放风好。这是因为放风的目的一是降温二是换气三是排湿。实践表明当日出前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达到(400~500)*10E-6,但由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到9点钟左右棚里的二氧化碳会迅速下降到150*10E-6左右,由于二氧化碳不足影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适当放风及时补充二氧化碳才能保证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此外,如果放风太晚,棚内湿气排不出去也会影响到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第二要及时清除黄瓜衰老叶片。黄瓜植株生长到中后期,基部叶片逐渐老化、变黄,失去光合作用能力,这部分叶片接受光照强度往往在光补偿点以下,及时清除这些叶片既能减少植株体内养分消耗,又能改善大棚通风条件,据测定大棚内风速仅为0.1米/秒,是自然界的20%~30%。第三,适时摘心。实践证明,适时摘心即当黄瓜生长点达到架顶时就应摘心,这样能减轻黄瓜蔓叶郁闭,互相透光现象,改善光照条件,增加营养积累,促进结头瓜。据2004年旅顺农科所试验摘心后(品种是元丰元3号)结回头瓜数量占总产量的近50%,摘心效果十分明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黄瓜 大棚 育苗 苗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