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物理方法辨别饲料原料优劣技术



     豆粕中常用的掺假原料是玉米、黄土、砂石、尿素等物质。玉米可以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检出,肉眼也能发现一部分。其特征检查对象是淡黄色的淀粉颗粒和黄色透明或半透明的种皮。黄土、砂石可用漂浮法检出,由于加工工艺不同,黄土可以并无沉淀,而只是使水黄色浑浊,也是特征之一。加入的尿素也可以用检测鱼粉中尿素的方法检出。  

    棉、菜籽饼粕
  棉、菜籽饼粕都是较廉价的蛋白质饲料。因其价格较低,一般掺假较少,需要注意的是其身身质量和毒性。
    棉籽饼粕是棉籽去掉棉绒提取油后的残渣,棉籽的含油量与大豆大致相同。未脱毒的棉籽含有毒物质,多配合于牛、羊饲料中。棉籽饼粕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棉籽外壳碎片上附有半透明、有光泽、白色的纤维,壳褐色至深褐色,厚而韧,沿边有淡褐色和深褐色类似阶梯状的色层。检验时应注意棉绒的含量。
    菜籽饼粕由菜籽榨油残渣加工而成,质脆易碎,颜色较棉籽饼粕稍深,在显微镜下,可见种皮碎片互相分离,种皮薄,硬度较棉籽壳差,外表面红褐或近棕黄色,质地脆,无光泽。  

    肉骨粉
  肉粉和肉骨粉是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的下脚料等,经切碎、煮熟、压榨,分离脂肪后的残余部分,经干燥后制成的粉末,呈金黄色至淡褐色或深褐色。一般猪肉骨制品颜色较浅,牛、羊、马属动物制品颜色较深。肉骨粉呈粉状,有新鲜的肉味,并有烤肉香及牛油、猪油味。如果储存不良或变质时,会出现酸败味。
    肉骨粉品质变异很大,原料的品质、成分、加工方法、掺杂、储存等都会影响其产品的质量。腐败原料制成的成品不但质量差,还有可能导致中毒。过热会降低适口性和消化率。含血多者蛋白质高,但消化率低,品质差。肉骨粉容易腐败或受沙门氏杆菌污染,掺假现象也很严重。常见的是水解羽毛粉、血粉,较恶劣者添加生羽毛、贝壳粉、蹄、角、皮革粉等。    

    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是食品工业制淀粉的副产品,黄色,结晶状,手感流动性好,具有均匀一致的甜香味。掺假的玉米蛋白粉一般是掺入部分淀粉和蛋白假物,色泽淡黄,气味不是典型的甜香味,手感粗糙,有淀粉的细腻感。可用加生大豆粉加热方法检查是否含有尿素。

    氨基酸
  生产中常用的是赖氨酸和蛋氨酸。蛋氨酸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反光性,有特殊臭味,手感质地滑腻,口尝略有甜味。赖氨酸白色或淡褐色小颗粒或粉末,无味或微有特异性酸味,口尝微酸。假冒氨基酸一般气味不正,口尝有杂质样涩感,口味不正,赖氨酸、蛋氨酸均完全溶于水,如果水溶有残渣或漂浮物证明为掺假或假冒产品。
    蛋氨酸、赖氨酸含量高于98。5%,燃烧后能迅速燃尽,基本无残留。若燃烧不完全,有明显残渣则为掺假或假冒。纯正的赖氨酸、蛋氨酸点燃后有一种难闻的特殊臭味,类似于烧羽毛味,而假冒的氨基酸一般不具有这种气味。  

     磷酸盐
  饲料用磷酸盐是畜禽饲料中磷的重要来源,可用的有20余种,有钙盐、钠盐、钾盐、铵盐等。但目前主要使用的品种只有磷酸钙盐,即磷酸氢钙(磷酸二钙)和脱氟磷酸钙(磷酸三钙),占生产和消费的98%。磷酸盐最重要的问题是氟超标和掺杂造假。氟超标需要化验分析,一般厂家不容易做到,因此应尽量从有信誉的大公司进货。
    (1)用磷矿粉或农用过磷酸钙假冒磷酸氢钙。磷矿粉是磷矿石磨成的细粉,灰白、黄棕或白色,含氟量较高,一般在2%左右,不溶于稀酸(稀盐酸或白醋)。农用过磷酸钙呈灰白色或深灰色,与稀酸反应后溶液呈灰色,有部分不溶物。而饲料磷酸氢钙与稀酸反应平稳,无气体,无沉淀。  
    (2)用石粉或轻质碳酸钙假冒磷酸氢钙。石粉或轻质碳酸钙均可与稀酸反应,且反应时放出大量气泡。反应越激烈,气泡越多,说明产品中含石粉或轻质碳酸钙越多。  
    (3)用磷酸盐掺骨粉或滑石粉假冒磷酸氢钙。在磷酸钾盐、钠盐、铵盐、钙盐中掺入骨粉的目的是降低其含氟量,掺加后色泽偏灰暗或偏黄褐色,若掺入骨粉50%以上则有骨粉气味。加入稀酸后,会产生大量浑浊的泡沫,反应后,溶液浑黄,底部有不溶性物质存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饲料 骨粉 尿素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