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品种选择青花菜春季栽培应选择适应性强、耐寒、较耐热、株形紧凑、花球紧实的中温型中熟或中早熟品种,如圣绿、春秋4号、春秋44号、博爱1号等。
  培育壮苗除了掌握常规秋冬栽培的育苗技术外,冬春栽培育苗还应采用以下几条技术措施。
  1、采用保护性设施育苗。冬春季节栽培的青花菜,为避免过低的温度造成冻害和先期抽薹,应采用大棚冷床育苗,必要时需采用多层覆盖保温或温床育苗。
  2、加强管理。冬春季温度低,幼苗易受冻害或冷害,为避免淋水引起土温急剧下降,苗期应注意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防止因棚内湿度过大而引起猝倒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3、合理控制苗龄。冬春季节温度低,秧苗生长慢,苗龄一般在45~60天,具有4~5片真叶即可定植。
  4、定植。青花菜适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培。土壤翻耕后施足基肥,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5公斤,尿素10公斤,硼酸1公斤。按连沟1.5米整地作畦,深沟高畦,整地后喷除草剂禾耐斯或丁草胺封闭防草害。有条件的要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效果明显。
  定植前7~10天进行炼苗,可在晴天中午通风降温,使幼苗逐渐适应室外的低温环境,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每天进行的炼苗时间应逐渐延长。一般株距35~40厘米,依品种不同每亩栽2500~3000株。大棚等设施内栽培的,密度则应该稍稀些,每亩栽2000~2500株。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促活棵。活棵后因气温低,蒸发量较小,一般不需浇水,如土壤过干,可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浇稀薄人粪尿。
  5、田间管理。温度管理上,春季花菜栽培生长前期处于低温季节,生长量小,而青花菜的植株大小与花球产量关系密切,且生长后期温度升高快,对青花菜的花芽花蕾分化和花球形成不利。因此,在田间管理上,生长前期要求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冻。大棚栽培的要及时闭棚保温,露地栽培的要尽早开沟排水防冻,遇突发性大霜或冰冻天气应采取遮阳网浮面覆盖的补救方法。生长后期,4月气温升高以后,设施栽培的要及时做好通风降温工作,花球成熟后要及时采收。
  肥水管理上要注意施足基肥,促进早缓苗,缓苗后稍微控肥水,提高抗逆性。结合中耕除草,一般每亩用复合肥1公斤加尿素8公斤,促进花球膨大。为防治花茎空心,现蕾前15~20天用16%的液体硼肥1000倍喷施2~3次进行叶面追肥。青花菜生长前期气温低,一般无需灌水,为避免浇水引起土温急剧下降,浇水宜在中午进行,浇水量也不宜过多。气温回升后,要保持土壤一定的湿度,特别是结球期切勿干旱,以免抑制花球的形成,导致产量下降。露地栽培的大雨后要及时排水,切勿积水,并及时喷杀菌剂,以防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6、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防治方法要求在做好种子处理和苗床管理的基础上,猝倒病发病初期用72%普力克或64%杀毒矾或60%灭克500~600倍喷雾;立枯病发病初期用10%世高1500倍喷雾。
  生长期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黑腐病、软腐病等,除搞好农业防治技术外,化学防治方法为:霜霉病发病初用60%灭克或64%杀毒矾或58%雷多米尔或72%克露500~600倍喷雾。菌核病在发病初及多雨天用50%扑海因1000倍或50%速克灵1500倍喷雾。黑腐病、软腐病在移栽成活后用80%必备500倍或77%可杀得500倍或47%加瑞农800倍喷雾。
  病虫害防治的农药要注意轮换使用,一般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2~3次,最后一次用药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来自:农村大众报 侯和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青花菜 育苗 喷雾 排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