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早春大棚茄保果增产技术


早春季节(特指2—4月),此期棚内温度经历了由前期的低温到后期的温度逐渐变高的过程,植株养分积累减少,生长发育加快,落花落果频繁,病果发生较多,蚜虫、蓟马、害螨等虫害也时有发生,是棚茄较难管理的时期。此期间按气温变化规律的不同,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棚内管理。 

  1、第一阶段 
  即2月和3月。各地(尤其山区)普遍气温较低,土表较干燥,易板结;遇雨天,棚内湿度易过高。此期应以保温防冻为主,要求棚温保持在白天25—28℃、夜间15℃左右。 

  1.1 温度管理 
  白天注意通风,在晴天9:00点钟以后开棚,通风量由小到大,至15:00—16:00点钟闭棚。注意夜间加强覆盖保温,以防棚内温度低于10℃。阴雨天管理略有不同,以保证棚内温度为主,可抢时间在中午前后进行小通风,不能过大,时间也不能太长,以免棚内温度下降太大。 

  1.2肥水管理 
  无特殊情况(如床土过干或植株萎蔫等)尽量不浇水。施肥以叶面喷施和根部淋施为主,应在晴天中午进行,此时是植株吸收营养的最佳时期。 

  1.3 保花保果 
  由于光照弱、营养不足、土壤干燥或过湿、温度过高过低,特别是夜间温度低于15℃或高于25℃、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等,都可能引起落花落果。 
  而针对低温引起的落花落果,茄果类一般用2,4—D 20—30毫克/升(1毫升原药加水50—75公斤)+赤霉素10—20毫克/升+0.1%的50%速克灵(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点花,把初花期和盛花期花朵用药液涂点一下,一朵花涂一次,这样既能提高座果率,又能促进果实生长。早期低温阶段使用浓度高,随温度上升,使用浓度下降。涂花时严防药液与嫩茎叶接触,以免产生药害。后期宜用防落素20毫克/升喷花。防落素对嫩叶、嫩芽的药害较轻。常用喷花法,早期低温阶段使用浓度为30—50毫克/升,随温度上升,使用浓度下降。用手持小型喷雾器,将一个花穗夹在手指间置于手心,喷洒一次,若花穗的花朵较多,对后期开放的花朵可再喷一次。瓜类用早瓜灵(1支10毫升加水0.5—0.75公斤)喷于子房(小瓜)上。 
  关键掌握好激素使用的浓度和时间,浓度过高会引起药害而形成畸形果,浓度过低达不到保果的目的。 

  2、第二阶段 
  即4月份。气温逐渐上升,湿度多变,干湿交替,普遍表现为棚内湿度过大,此期应及时做好通风工作,降低棚内湿度和控制棚内温度过高,减少病害发生。 
   
  2.1 温度和通风管理 
  此期棚内中午温度逐渐高于植株正常需要温度,应加强通风,否则易造成棚内温度过高而使植株烫伤(尤其新栽的秧苗更要注意)。通风时间长短和通风量可依棚内温度计显示温度加以控制。 

  2.2 及时施全肥和整枝 
  随着气温的逐步提高,植株生长也逐渐加快,迫切需要养分肥料的补充,可由小到大,加大施肥量。一般亩施尿素5—7.5公斤,每隔10天左右追施1次;还应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或绿芬威1号或3号溶液3—4次。同时结合追肥,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后要通风换气,防止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过高。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及时对植株进行调整,保证最佳的结果株型。杭茄1号、引茄1号杂交优势明显,枝叶生长较旺,要及时整枝打杈,尤其要除去老叶、黄叶、病叶,这样既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又可使养分相对集中,果实着色快、膨大快,病害少,产量高。 

  2.3 加强病虫害防治 
  由于此期棚内湿度大,病害发生普遍,应使用粉尘剂或烟熏剂,减少棚内水分散发。地下虫害可用48%乐斯本乳剂1000倍液浇根,蚜虫、蓟马、烟粉虱可用“灭杀杀”烟剂闷棚烟熏。 
  主要病害是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腐霉利(禾益一号)悬浮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 500—2 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防2—3次。主要虫害是蚜虫、蓟马,可用10%好年冬1 000倍液或20%蚜克星乳油1 000倍液防治;红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防治。 

  2.4 及时采收和追肥 
  采收时宜掌握“时间稍早、果实稍嫩”的原则,具体看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白色环状带的宽窄变化而定,以白色环状带(茄眼)较宽时为宜。这样,不仅能早上市,品质嫩,增加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后期各档幼果的生长,提高全期产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落花 落果 施肥 喷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