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从开花到成熟,进人生育后期。一般从5月上旬至6月15日前后,约30多天。这一阶段,冬小麦经历了开花、授粉受精、籽粒形成、灌浆和成熟等生育过程,转入了以穗粒生长为中心的生殖生长阶段。这是争取粒多、粒重,特别是提高粒重的关键时期。冬小麦在生育后期,要求充足的光照、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养分。天气阴湿、温度较低、水分较少、养分不足均不利于小麦的开花、受精和子粒的形成。后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养根护叶,延长上部叶片的绿色时间,防止早衰或贪青,保花增粒,促进灌浆,争取粒饱粒重。管理措施有如下几项:
一、浇好灌浆水:小麦在生育后期需要大量的水分。此期每亩麦田每天消耗水分约4立方米以上。而北京市此期正值旱季,降雨少,干热风多。为保证小麦正常结实灌浆,在抽穗后有条件的地区应本着“地皮见湿不见干”的原则,连续浇好抽穗、扬花水,灌浆水和麦黄水,以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要。其中灌浆水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因为小麦开花后7~10天,籽粒形成期已结束(群众叫“多半仁”),进入灌浆高峰期,千粒重每天可增1~2克。所以此时浇好一次灌浆水,(1)满足土壤蒸发及小麦强大蒸腾量德需要,维持根系生理活性,防干旱、植株脱水。(2)可以达到“以水调肥”德效果,防治后期小麦脱肥早衰,促进籽粒灌浆。(3)维持后期足够的绿叶面积,促进光合、吸收、物质合成、运输等一系列德生理过程,从而保证正常德籽粒灌浆。(4)改善农田小气候,防止干热风危害。大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灌浆期应维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间含水量德70%~80%,当低于60%时必须进行灌溉。关于灌浆水的效果,取决于灌水的时间及灌水技术,一般地宜早不宜晚,应浇足浇好。在浇足孕穗水地基础上,于开花后10~15天左右,即灌浆高峰出现之前浇灌浆水,提高粒重地效果最好。后期浇水不能大水漫灌。因小麦灌浆期根系生活力已减弱,若水过大,氧气不足,会使根系窒息腐烂,植株很快死亡,千粒重显著下降。此外,对于灌浆期叶色黑绿的麦田。为了防止贪青晚熟,应适当提早停水。后期浇水还要注意防倒。
二、小麦倒伏及防止:“麦倒一把草、谷倒一把糠。”小麦倒伏后,叶片重迭,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养分运输也受阻,成熟延迟,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倒伏减产20%左右,严重者可达40%~50%,这是高产麦田持续高产稳产的最大障碍之一。倒伏一般发生在抽穗以后,倒伏愈早,减产愈重。倒伏有两种类型:
(一)根倒伏,主要由于耕层过浅,整地、播种质量差等原因,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入土较浅,或因前期未浇水,后期浇水量过大,土层湿软,又遇风雨引起地倒伏。
(二)茎倒伏,是指茎基部弯曲或折断,通常是因为播量过大,肥水充足,特别是氮肥过多,管理不当,造成分蘖过多,群体过大,两极分化慢,田间郁蔽,光照不足,基部节间过长,秆壁薄而不实,干物质积累少而引起的,所以,高肥水晚播麦田更易发生茎倒伏。
预防小麦倒伏地根本措施:
(1)选用抗倒伏品种:特别是在高肥水麦田,应选用矮秆或半矮秆、茎秆粗壮韧性强,株型紧凑,叶片上举,根系发达的高产抗倒品种。如京411等。
(2)深耕细作,加深耕层,机耕机耙配套,提高整地质量,达到上虚下实,以利根系发育下扎。
(3)适量下种,合理密植,实行宽窄行播种,特别是中高产麦田,要普遍推广精量、半精量匀播技术,确保合理的基本苗数。
(4)培育壮苗,控制旺长,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
(5)科学运用肥水,合理促控管理,特别是对越冬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和底肥充足的晚播麦田,冬季和返青期均应控制肥水,以免春蘖大量孳生。
预防小麦倒伏的补救措施:
(1)深中耕:对于群体偏大、有倒伏可能的麦田采用深中耕(7~10厘米),可有效控制分蘖增长,加速无效分蘖消亡,抑制高位分蘖萌生,促进主茎和大分蘖生长,起到控上促下,加速两极分化和控旺转壮等作用,能有效防止小麦倒伏。
(2)镇压:对于群体较大、种植植株较高品种的麦田,除深中耕控制群体过大外,还应在起身后期、拔节前期进行镇压,以促进地下根发育,蹲实基部节间,控制旺长。镇压时应掌握“地湿、早晨、阴天”三不压地原则。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4-11-2/21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