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村医群体调查:期盼“新医改”阳光普照


        编者按: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历经数年酝酿、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出台。随后,《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也公开发布。这个以"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为改革方向的方案,将中国人的医疗保障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上万字的新医改方案中,有几处"不起眼"的论述,牵动了一个多达近百万的庞大群体的命运,他们就是乡村医生群体--一个长期被遗忘、被边缘化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群体。而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更是亿万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可以说,新医改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乡村医生命运,将关系到中国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重建和完善的效率,在那些远离乡镇卫生院的村落更是如此。因为在那里,乡村医生就是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唯一"代言人"。 

        新医改方案提出,3年内,我国将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将在3年内为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37万人次;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给予合理补助;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大力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培养输送人才;等等。面对这些全新的政策,乡村医生们是如何看待的,他们还有什么具体的建议?他们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能否抓住新医改的机会改变自身命运,同时也提升周围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半月谈记者在陕西、宁夏、四川三省区进行了深入调查。 

        "村医空白村":人走网破,需求强烈 

        --村医群体调查:期盼"新医改"阳光普照之一 

        在我国广大农村,村卫生室承担着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职能,90多万乡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第一守护人"。然而近几年来,因村医收入低微、从业"门槛"偏高、政府补贴不足,许多农村原本由乡村医生维系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出现"人走网破"现象,"村医空白村"呈增多趋势。记者走访这些"村医空白村"发现,尽管推行了"合",乡镇卫生院建设也不断完善,基层对于乡村医生仍然有着强烈的需求。

  卫生站关门,村医改务农 

        四川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的洪发村就是一个"村医空白村"。75岁的洪发村村民张桂英告诉记者:"村里以前有乡村医生,大家都叫他余老师,平时有一些小毛病都会去找他看。但这两年不知道什么原因,余老师的村卫生站关门了。现在村民生病了,都要到10多公里外的小枧沟卫生院去看。" 

        虽然现在洪发村的交通状况不错,但37岁的村民王建蓉等人仍然认为,拥有一名乡村医生对于解决村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尤为重要。"村里一些老人有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如果要他们三天两头往镇里跑,不仅很累,而且还要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开支。另外,像我们女人,如果脸上长个痘痘什么的,想吃点降火药,这些小毛病其实在村卫生站就可以看好的。" 

        洪发村村民口中的"余老师"名叫余泰林,今年63岁。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沿着村里的山间小路走到了半山腰,那里有一片土地,余泰林正在播种玉米。余泰林说:"前几年我是当过乡村医生,但收入太低干不下去了。儿子在外地打工,家里的几亩地,就靠我一个人种。我老婆去年心脏病发作,花了5000多元,现在还要天天吃药。哪里敢干'乡村医生',一个月才两三百元,连我自己都养不活!" 

        像洪发村一样,在四川省还有一些"村医空白村"。以游仙区为例,全区共有283人取得乡村医生资格,但目前只有221人在村卫生站执业,而且大多年龄在50~60岁。约有30个村卫生站因为没有乡村医生而停诊歇业,严重影响当地老百姓就近就医和区域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缺失 相结合 玉米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