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爷爷奶奶教小学” 师资短缺现当今农村教育难题


“爷爷奶奶教小学” 师资短缺现当今农村教育难题

2007年08月29日08:05 半月谈

 
由于无课可上,甘肃省皋兰县忠和镇水源村邵家堂小学的学生们只得在校园内玩耍,家长们却在等待着新教师

  编者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问题,连续出台税费改革、“两基”攻坚、“两免一补”等系列惠农政策,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时至今日,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进入了“免费时代”,长期困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上学难”问题已基本得到缓解。但半月谈记者最近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学校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许多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面临着优秀人才“进不来也留不住”的困局,在数量和结构上“双重短缺”的形势依然严峻。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西部农村教师群体,投向这些在偏僻艰苦的环境中为中国农村的教育事业负重前行、渴望扶持的人们。

  代课教师:最怕听“清退”二字

  ───师资短缺:“免费时代”的农村教育难题(上)

  “我现在最害怕听的就是‘清退’二字。”这是陕西省蓝田县九间房乡柿园子村小学代课教师李小锋的心声,恐怕也是所有代课教师的心声。在我国一些偏远的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至今仍有一些工资微薄的代课教师担负着教学任务。但根据政策,他们将逐步被清退。他们的内心,又有着怎样的彷徨与期待?以下是李小锋的自述:

  村民留我做教师

  柿园子村位于秦岭山区,离镇上8公里,离县城40公里,人多地少、交通不便,我1973年就出生在这里。1992年高中毕业时我参加“高考预考”,分数超过分数线50分,很有希望上大学。可那一年5月父亲去世了,忙于家事的我没能参加高考。这一年,村里小学唯一一名教师嫌工资少辞了职,而高中毕业的我是当时村里学历最高的人。村干部找到我说:“村里学校没老师了,你能不能先试教一年,一年后可能乡上就会派来公办教师。”

  看到这情况,我答应了。我计划一边教书,一边准备参加第二年高考。后来的一年,我逐渐熟悉了教学工作,并想方设法改变了学校的破旧面貌。当时,为了买黑板,我向母亲要钱,母亲一边唠叨着“你有了工作,不给家里挣钱,还来要钱”,一边还是掏出了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着的零钱给了我。我试教的一年即将结束,可乡上还是派不来公办教师。

  1993年5月父亲去世周年那天,我给孩子们放了半天假,自己去祭奠父亲。没想到,许多学生家长不约而同地赶到父亲坟地,与我一起跪祭父亲,还拿出了一元两元的“份子钱”给我。我知道,他们想让我留下来教书。我当时跪在父亲坟前说:“爸爸,我可能没机会考大学了,完不成您的心愿了!”学生家长们就念着父亲的名字说:“是我们让小锋留下来教书的,要怪就怪我们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村中小学 两免一补 连续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