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兵痛心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大量学生到县城就读,不仅加重了农民负担,同时带来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像前两年国家投资几十万元新建的校舍如今成了摆设,钱花得可惜啊!”
教育学者许先生针对这样的现状谈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大规模的学生流动有客观的因素,但也有主观的成分,就像股市中的‘羊群效应’一样,一小部分学生的流动已影响到大多数家长的心态,好像是农村教育真的不行了。另外,并不是农村很多家庭已具备了供养自己孩子到城里读书的经济条件,大部分还是困难的。”
教育资源亟待均衡配置
“娃娃越来越少,教师越来越老。”有人形象地概括了当前农村教育的尴尬局面。“十五”期间及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农村教育的措施,包括“两免一补”、校舍改造、远程教育投入等方面,公共财政进行了大幅倾斜,但农村教育仍然困难重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城乡教育不均衡格局依然严峻。“现在农村教育最困难的地方不在于硬件,主要是师资问题,农村有许多原来民办老师转正的骨干教师,业务水平普遍较低,所以整体上来说师资力量很薄弱。”任月忠处长直陈要害。
李东(化名)是97年朔州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某乡镇小学的一名老师,在乡镇小学苦熬了八年后,05年后半年终于四处活动调到了县城某小学,用他的话说叫“八年抗战”。在李东看来,“在农村教书,说是教师,但也是半个农民,整天呆在乡镇与农民混到一起,原来的抱负全没有了。在县城当教师就不一样了,不仅眼界宽了,思维变了,还实惠,逢年过节或者学生调座位、当个班干部什么,少不了收点礼。”
记者在朔州某乡镇学校了解到,该校从2002年陆续分配了十几名师范毕业生,但时至今日只剩下2人,其余全部回城了,教师队伍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几乎所有的年轻教师与李东一样,全患有“农村恐惧症”,真正愿意留在基层学校服务的人少之又少。“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起草了《城乡老师交流制度》,制度要求以后45岁以下的城乡教师要不定期交流,包括校长每6年一个任期后也要相互交流,此制度正准备提交给省政府。”谈到这一大胆尝试,任处长表示在沈阳已有成功范例,但难度与压力确实比较大,还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大力配合。
朔州市教委常先生向记者介绍,去年在朔州市城区就率先试验了城乡老师的相互交流,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另外,一项名为“顶岗实业,定向扶持”的新制度在山西忻州师范学院与山西师大正在展开,主要内容就是以上两所师范院校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到农村扶贫支教,顶替农村老师岗位,农村教师则要到以上院校进修学习,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举措开创了全国先河,受到了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长周济的充分肯定。任月忠处长表示:“有新的《义务教育法》作保证,有各地成功经验可借鉴,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
就在本文结束时,记者又得知一所已有半个世纪历史、辉煌时近千名学生的河曲县寺也中学在国庆节后初三年级正式停课了,原因是现在该校三个年级只剩下不到三十名学生,而这些“坚守者”看来也只好选择进城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7-10-17/14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