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农民工养老难在哪里


  退保率比较高,参保率比较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多数的农民工,包括城镇居民,他们对养老保险制度看的不透。比如,我们目前新建立的保,他规定的缴费比例是从100起步,100、200、300、400、500,最多缴费年限是15年。现在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农民工选择的是最低那一档,一年交100块钱,只有极少数的选择了300、500。这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对养老保险制度了解不是那么太充分。这一辈子如果缴费交到了15年,1500块钱的话,根据我们现在目前的人均寿命,男性60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他的余命还有14年,那么对女性来讲还有20年的余命,所以1500块钱的显然不能支撑男性14年,女性20年,这些远远不够,就得政府进行转移支付,给予财政补贴,来支撑这个制度。

  张鸿:大部分农民工在回乡之前会选择退保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这包括转入地、转出地这两地地方政府的利益,比如很多内地人去沿海打工,在最年轻的时候,把养老保险全交到那个地方,然后你年老的时候回到四川、安徽去,那部分怎么处理?我们现在可以从沿海给你转出去,因为给你交了20%,转出去企业的12%,你打工的地方留8%,这是一个妥协的结果。但是我接触的农民工,他们就说,为什么只给我六成转走了,到最后我是不是养老的级别也会下来?保障的层次也会下来?郑老师说不会影响,但是农民工算不出这个帐,包括我们也算不出来。农民工毕竟压力大,那么我还是现实一点,尽量现在能多拿一点,就多拿一点,没有禁止退保的地方,所以很多农民工打完工以后,就退保。如果一个月交一百,那么到退休的时候,保障层次是多少?

  老一代的农民工回到农村,而他们的子女又进城重复着父辈的故事。那么他们怎么养老?他们的子女又如何养老?

  郑秉文:80后、90后农民工的养老问题更尖锐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实际上现在农民工养老的问题已经十分尖锐了,这里面实际上有两点,一个是第一代农民工已经陆陆续续到了养老的时候,以这个群体来讲,由于2009年建立了保,这个制度可以把老一代农民工接过来,我们现在待遇水平使他们基本上可以吃饱肚子。还有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他们的下一代,也就是的80后、90后的这些农民工,他们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养老问题更尖锐。如果说老一代农民工还可以回到原来的老家去进行养老,那么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讲,等到他们老的时候,恐怕他们难以回到家乡,他们已经没有自己原来意义上的家乡了,他们的家乡实际上就是养他,育他,在这读书、长大的城市,但是他在养他,生他的土地上,又不可能得到跟城市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水平。所以这部分群体的养老问题,我们现在的决策者应该未雨绸缪,为他们提前设计一个制度,让他们更好的能够融入城市,或者是在家乡有一个预期。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现在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国家的未来。

  张鸿:养老体系的碎片化导致目前的复杂情况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现在新一代农民工,基本上都是城里人。他们家里没有地,是回不去的,但是城里又不能完全接纳他们,所以我们经常说,养老制度碎片化,除了区域的间隔,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统筹,统筹的单位不统一,不是一个大池子,池子太多,一个标准,到最后区域的碎片,就让大家转移接续,非常麻烦。还有一个就是身份的碎片,公务员事业单位一套,然后企业还有国企和民营企业,还有城镇居民,再有保。农民工其实是介于城镇居民和保之间的,他们有一些是套上城镇职工,有一些是套上的保。可能还有一个我们要细化的群体,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养老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要针对每一个群体,都单独的设一个养老的体系?到最后我们不说区域的转移接续了,现在整个的疏通都很难。

  现在城镇居民就算能回到农村去,保和我现在的情况怎么对接?怎么折算?有没有换算的公式?我们现在实在是太碎片,所以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非常高的顶层设计,把这些都给算进去,未来才能完成终极理想,让所有的人都能老有所养。

  郑秉文:打破碎片 提高我们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重复 间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