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怎样保障就业实现转型


  《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度过金融危机带来的2009年就业寒冬后,今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指数达到4年以来的最低点。然而,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在700万人左右,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农民工“用工荒”的问题几年来一直未得到有效缓解——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构成了经济转型的主要压力。本期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锋教授就就业结构转型发表观点,他认为,未来就业政策应与开放宏观政策和人口土地等深层改革相配合,保障我国就业和整体经济最终实现成功转型。

  农民劳动力转移反映经济周期涨落

  记者: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年末,我国农村地区非农劳动力已达到2.5亿,为什么会出现数十年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这样的进程还将持续多久?

   卢锋:过去30余年,我国非农就业总量从1.2亿增长到4.8亿,非农就业占从业人员比例从30%上升61.5%,显示我国就业结构转型快速推进。农民 工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主力军。农民工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6000多万,增长到90年代末的超过1亿,2011年达到2.54亿,占同期非农就业 增量七成。一个国家30多年有超过2.5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作,迄今为止在人类经济史上应属绝无仅有。

  与非农就业占比大幅度下降 具有“镜像关系”的事实是,农业劳动力占比从改革初期的七成以上下降到目前约35%。参考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经验,这个比例值还会持续下降,在今后20年大 概会降到接近10%水平。这意味着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进程仍将持续推进,仍需持续拓宽非农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以满足这一要求。不过从单维 度数量指标看,农业劳动力转移高潮或许已经过去。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农民工增量超过1000万,最高在2004年达到1390万,可能是我国 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的高峰期。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就业转型大趋势,表现为非农就业与农民工总量持续单方向扩张。但是就某个特定时段而言,无论是第一产业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大小,还是非农就业增长速度快慢,都与宏观经济周期涨落存在显著联系。

   改革时期第一产业就业量变动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基本关联形态是,当总需求扩张偏快并派生显著通胀时,乡村劳动力减少速度比较快。当宏观经济景气度较低 和经济增长偏弱时,乡村劳动力减少速度就会偏慢。“第一产业就业变动量”与“GDP增速相对其趋势偏离”之间简单统计关系显示,GDP增长率超过其平均可 持续水平一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会超量减少近140万人。

   过去30余年非农就业变动与宏观经济周期则呈现显著正向关系。虽然非农就业趋势性上升是长期增长特点,在短期或周期范围内,非农就业扩张规模大小受到宏 观经济景气周期涨落的制约。“非农就业变动量”与“GDP增速相对其趋势偏离”之间统计关系显示,GDP增长率超过其平均可持续水平一个百分点,非农就业 会超常增加134万人。

  这对认识我国转型期劳动力市场与宏观均衡规律之间的联系具有启示意义。一般认为我国“农业劳动力无限供给”,宏 观过度扩张派生劳动引致需求总可以通过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和农民工数量增长得以满足。上述经验证据提示另一种理解思路:虽然现代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业劳动 生产率,使长期经济增长需要的劳动力供给可以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加以满足;然而在短期或周期分析场合,农业技术进步速率受到制约,总需求过度扩张可能通过 农产品需求上升以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偏快导致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因而从宏观均衡角度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在短期也有一个适度问题。

  近年来农民工供求关系偏紧,工资较快增长

  记者:与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人口日益锐减的事实相对应的是,近年我国农民工市场频频出现“用工荒”的现象,应该如何理解?

   卢锋:近年我国农民工市场出现供求偏紧态势,2003-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演变为持续多年的“用工荒”和“招工难”。城市劳动力市场整体求人倍 率(城市求职机构登记的工作岗位数除以求职人数所得倍数)从世纪初大约0.6至0.7上升到近年的1上下。虽然今年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开春后媒体对各地的 用工市场仍有不少缺工和招工难方面报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土地 总体 数据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