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怎样保障就业实现转型


   改革开放推动就业率长期高增长并消化旧体制遗留的大量隐性失业,是中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不过转型过程客观上使很多下岗人员承受了较大损失甚至 伤害。与废除知青政策具有帕累托改进属性不同,企业改制本质上属于卡多尔改进,应通过转移支付对利益受损方提供补偿。当时政府在促进再就业和补助下岗人员 方面做了大量努力,然而受财力限制难以达到比较充分合理补偿。如今公共财力今非昔比,可回头考虑这个历史形成问题,用适当方式对当时利益受损群体追加补 偿。这不仅能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也有利于排除干扰重新凝聚改革共识。

  应实行总需求管理政策架构调整和完善就业的组合措施

  记者:依据对就业转型基本事实梳理观察,可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形势做出怎样的判断?

  卢锋:第一,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就业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最关键的有两点:一方面释放和消化了旧体制转型过程特别是企业制度改革带来的失业下岗冲击。另一方面依托现代开放经济增长实现了2.5亿原本应属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就业。

  第二,新世纪最初十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就业与工资双双较快增长。无论是非农产业扩张规模还是农业劳动力净减少数量,都显著超过早先可比时期。世纪之交我国就业领域面临严重失业压力形势已逐步发生实质性缓解和改观。

   第三,我国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长不久或将见顶,16至45岁青壮年劳动力今后将持续下降,年青劳动力供应将会面临增量下降甚至总量减少的约束。不过未来 20年前后每年仍有约400多万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十二五”时期平均每年仍需要创造和提供约千万非农就业岗位。从劳动力供给面角度看我国就 业压力仍将长期存在,保持就业创造活力仍应是我国长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第四,新世纪头十年就业需求空前增长的条件是我国宏观经 济新一轮强劲增长。从基本面和长期条件看,新一轮宏观增长和就业转型代表我国开放经济成长的阶段性进步,具有可靠基础。从政策面和阶段性特点看,汇率和利 率等开放宏观经济基本要素价格关系尚未理顺,宏观增长面临失衡因素困扰,使就业扩张和劳动力市场面临新矛盾和新问题,就业形势后续发展潜伏着调整风险。

  记者:应如何因势利导?

   卢锋:针对新时期宏观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形势特点,应在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就业等方针基础上,实行总需求管理政策架构调整和完善就业政策的组合措施。未来 就业政策应从侧重数量扩张朝“数量与质量、速度与结构”并重方向调整,并与开放宏观政策和人口土地等深层改革相配合,保障我国就业和经济整体最终实现成功 转型。

  应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来促进和完善我国就业政策。首先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在择地居住和择业 工作等方面享有同等公民权。加快推进农地制度改革,在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更大程度实现农民土地流转权。要加快推进完善对农民工子女给予与城市居民平等 公共教育服务方面的改革,在更好实现公民平等权利目标同时,通过提升下一代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的未来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要推进完善普惠城乡居民的劳动培训、职业介绍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建设。要着力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在肯定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朝大众化 方向发展积极意义前提下,针对性解决一些高校定位不明,过度追求发展研究型大学,忽视劳动力市场需要大量应用性技能人才等方面的偏颇。要引导劳动需求方改 变在招聘过程中片面强调学历、性别、年龄与证书等倾向,加强对岗位技能需求调研,向教育系统和人才供给方传导准确需求信号。

  在开放宏观 经济领域,要以宏观均衡为基准界定充分就业目标,在总结近十年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经验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开放宏观政策架构”,实现就业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 的良性互动。要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面推进市场取向改革,更好地发挥汇率这个开放经济“基本相对价格”的调节作用。要加快改革利率形成机制,让利率更好 地发挥调节货币和总需求的基本功能,从而更好地实现管好货币、平滑总需求、保持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目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土地 总体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