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与促进就业


  准确把握就业市场。市场法则之一是注重质量、保证信誉,劳动者就业市场对这一点的要求更高、更严。劳动者就业市场坚守质量、保证信誉是重中之 重。在方针政策指导下,建立就业体系,指导劳动者的就业选择。在网络时代,用人信息谁知道在前,谁就有了抢先占领就业阵地先决条件。所以要进行信息交流, 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渠道。政府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这三个就业群体,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扶持政策和措施,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 是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尤其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为就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外 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短期内尚难根本缓解。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要开放劳动力市场,彻底取消歧视性就业政策;二要有完整、通畅、准确的全国性就业指导系统,使劳动者知道何处能就业, 何处的劳动力市场与自身的劳动特长相一致。“十二五”时期,政府要完成统一劳动力市场就业保障、就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合理配置、减少隐形失业三大任务, 实现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体制目标。一要做到城乡一体、社会全员覆盖养老保障与失业保障,实现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保障;二要实施内需消费导向与经济结构 调整,实现就业的结构性调整;三要扶助与支持创业,鼓励失业者创业带动就业;四要采取就业保障的宏观调控,实现周期性的就业稳定与充分就业;五要对社会公 共服务与垄断性行业实行股份化、市场化改造。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通过政策性措施,使得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这三业的发展加上快速的城市化,会使我国就业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目前,企业的税费负担普遍较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缺乏生产发展急需的流动资金,再加上目前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使得其无力进行升级换代和 技术改造,也无力进行科研开发,最终导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甚至日常生产经营。“十二五”时期,政府在制定扶持政策和安排财政资金时, 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以惠及更多小企业。继续保持中小企业数量增长,促进社会就业,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结构,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提升企业经营管 理水平,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优化成长环境。

  加速城市化建设进程。从人类历史发展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发展工业时要做到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使用,要做到降低投入、 提高产出;在发展第三产业时做到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高度同一性,在空间上高度一致性,在人口上相对集中性。还要看到,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工商业发展,也能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只有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保持人口环境相互协 调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便于集中治理和综合利用,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要大胆创新,总结经验教训,摒弃自 然经济、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用改革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工作走出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路子。要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城市,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要 科学规划科技、合理布局教育、同步发展文化,做到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科学合理。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要持拿来主义的态度,注重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 法,从而吸纳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利用一切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快公用事业服务信息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重视提高城市居民素 质,养成奉公守法、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要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控制污染项目,不断提升城 市的品位。

  总之,在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下,由于中国充足的劳动力和短缺的资本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要由以速度为目标,转向以创业、就业为 主要目标,即以就业为中心的、兼顾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从而在目前就业市场相对疲软、劳动者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把握就业市场特征,拓展就业途径,优化 市场环境,调动劳动者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技术改造 进一步优化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