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张小建:中国就业新挑战与新对策


  由万宝盛华集团、英才杂志社共同举办以“寻找危机下的领军者”为主题的“北京2011峰会”于2011年11月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前副部长张小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小建:正如大家所知,2008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中国就业在国际金融风暴影响下,受到很大的冲击。上千万农民工失去工作回到农村,几百万大学生就业遇到困难。尤其中国政府在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措施。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和就业均走出困境。2009年经济的增长由第一季度的6.6%恢复到第四季度的9.2%。城镇月均新增就业由最低的38万人恢复到90万人。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绝大部分又在沿海地区和本地本乡找到了工作。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也都基本有了着落。

  近两年,美国、欧元区国家出现了无就业复苏和零就业增长的情况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这些国家失业高起,就业问题长时间解决不好,反过来又拖累了经济的复苏。事实说明,实现经济发展以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这里有三个关键点。第一,必须在发展的同时实现高增长与高就业,避免出现高增长低就业。第二,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搞好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避免产生高失业。第三,必须使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推动经济和就业的双重效果。

  十二五时期,也就是2011年到2015年,中国的就业不仅仍然面对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压力,每年有2500万人需要就业,我们计划安排1200万人,每年就业缺口为1300万。并且,我们也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持续压力,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1亿多人。

  同时还有四个方面新的挑战。第一,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这样发展速度和规模会降下来,发展质量和内涵要求要提高,并且结构性的大调整不可避免。所带来的挑战是继续拉动就业,不能仅靠投资,仅靠出口,必须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要避免调整中结构性失业增加的风险,还要加快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宏观经济的环境条件有较大的约束,国际上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美失业仍没有走出陷阱。国内货币、金融、汇率政策趋于紧缩,在通胀上同时,生产成本、劳动成本均持续提升等等。所带来的挑战是必须准备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负面影响冲击就业,必须帮助中小微型企业生存发展,度过难关,以支撑就业。必须处理好成本上升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以保证就业。

  第三,就业工作主要的对象有所不同,计划经济下一代职工下岗的问题已经解决,大学毕业生以主体的青年就业,新一代农民工转移就业。长期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成为重点对象。所带来挑战是必须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研究针对性更强的政策措施。同时对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加剧,形成了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复杂格局前所未有。我作为劳动部长十年,也没有跑到过现在这样复杂的局面。十二五期间会有周期性失业的问题,也会在一年中出现春季招不上农民工,夏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种总量和结构性的矛盾并存,城市与乡村矛盾撞击,再加上新的问题和老的问题同时并发,就构成了我国就业非常复杂的局面。带来的挑战是,必须从供求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要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另一方面又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干预和引导市场的供求,以保证就业工作健康发展。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并实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要点。

  第一,确定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的目标,总目标是在五年中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以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万人以上。

  第二,第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分别上升三个以上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开发就业实现新的扩展,也就是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扩展就业新的增长点,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素质就业实现全面提升,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员素质和就业能力来促进就业。通过大规模的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上岗就业能力,转岗转业的能力和创业创新的能力。平等就业得到更好的体现,就是要做到在政策上使所有的劳动者普惠共享,在制度上保证公平就业,防止就业歧视。在公共服务上做到均等和全方位,对困难群体给予就业援助。稳定就业得到更好的加强,通过全员劳动合同制,加强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益的维护,通过社会保险的全覆盖,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加强失业保险来保证就业局势的稳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强化 处理 总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