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重视发展服务业,包括生产服务业,这些都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我们一定想办法,在比过去低的速度下还能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问题,这对政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完全有决心能够办好这件事情。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人再有能力、再有本事如没有岗位可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的收入要靠劳动获取,如果无工可做,无岗位可上,就没有基本的生活来源。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温总理谈解决就业压力正是基于此。
社会如此之大,就业有千万条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走创业之路是解决就业的一个途径。个人办企业不仅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能给一部分人提供就业岗位,为社会解难题。但是创业比其一般的就业更为维艰,不是谁想创业就能创得了,除了具备一定的才华和专长,有坚强的毅力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还得有一定的资金作后盾,有政策作保障。因而,政府应更多的从政策上、资金上等外部环境给予扶植,积极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支持创业,鼓励创业,以促使其发展壮大。
从社会整体看,敢于“吃螃蟹”,自已创业办个企业的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人要靠自主择业,自主择业的人员来自不同的领域,素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条件也有所不同,主要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新增劳动力、以农民工为主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以城镇困难人员为主的就业困难人员等三个目标人群,这就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视结构调整,重视发展现有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宽生产领域,扩大就业范围,加快发展的步伐,以发展来解难题。
任何企业招工,都希望能招到合适的对象,有一定基础和素质,特别需要有特长的能人,随时拿得起,用得上。因而,社会在提供各种岗位的同时,还应着重进行就业人员上岗前的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应岗位的就业本领,尽快的适应新工种,这就需要政府拿出钱来对他们培训,以提高技能,推动就业。
社会的人员组成不同,人员的素质高低不同,身体状况各有不同,而一些身体差、素质相对低的人员更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因而更应注重弱势群体人员的就业。针对这些人应采取政策倾斜,对部分公益性的岗位,比如保洁、保安等工作,政府给予就业补助,既要牵钱搭桥帮助找岗位,同时还得拿出一部分钱来买岗位,缩小就业差距,解决了特殊群体就业难的问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把其当作一个极大的考验,可见对就业的高度重视。此次两会对就业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2011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可谓是大手笔,抓住了民生问题的关键。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破解就业难题更为有力,措施更为得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3-14/12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