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和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云南就业总量保持持续稳步增长,就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登记失业率实现预期目标。
一、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一)就业保持稳步增长
“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为促进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带动了就业总量显著增长。2005年末,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为2461.3万人,到2010年末达到2710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248.7万人,实现了“十一•五”期间增加100万以上就业人员的目标,平均每年增加49.7万人就业,年均增长1.9%。其中,城镇从业人员602万人,比2005年增加191.6万人,年均增长8.00%;乡村从业人员2108万人,比2005年增加57.1万人,年均增长0.55%。
(二)就业结构显著改善
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带动就业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平稳增长,第三产业就业规模扩大、比重提高的良好态势。2010年末,全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665万人,比2005年减少44.2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35万人,比2005年增加89.9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10万人,比2005年增加203万人。全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61.4:12.4:26.2,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上升2.4和5.6个百分点。就业人口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绝对流出,第二产业发生调整和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
(三)非公经济成为重要的就业增长点
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就业人员显著增加,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十一•五”期间,全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私营、股份、外资等非公有制单位依靠灵活性优势迅速发展壮大,吸纳从业人员大幅增加。2009年末,全省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 199.3万人,比2005年的109.2万人增加了90.1万人,年均增长16.2%;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为200.9万人,比2005年的145.8 万人增加了55.1万人,年均增长8.3%。
对内对外开放为就业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云南依靠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区位优势,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扩大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和西南六省区市等国内区域合作,加强与东部省区的合作,吸引浙江、江苏等省的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到云南发展。各类合资、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迅速发展,就业人员队伍迅速壮大,为云南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末,全省有限责任公司、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经济类型职工人数67.8万人,而2005年末仅有52.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88万人,年均增长6.7%。
(四)登记失业率实现预期目标
据劳动部门统计,2009年,全省全年新登记的失业人数29.3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4.03万人。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社会就业保持稳定。
二、就业出现的新情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观念转变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与老一代的农民工不一样,新生代农民工不太愿意到工厂当一线工人。他们更希望从事工资相差不大、但相对轻松、能够有发展空间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再满足于从事普通工人的职位,他们对工资以及对工作的环境和发展前途都有了更高的追求。对农民工来讲,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城市化的生活,特别是“80后”的二代农民工,他们的期望值比其父辈高,忍耐力却比其父辈低,留在城市的愿望更加强烈。
(二)学历因素淡化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为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企业更看重员工实用性,不再苛求高学历,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在就业时不再左右挑选,而是着眼实际,使得研究生的就业就面临一定困难。其中,文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受影响最大,由于相关岗位本科生也能胜任,且薪酬要求比硕士低不少,企业肯定要考虑成本。用人单位选择正逐步走向理性化,单纯选择高学历者已不多见,选择学历逐步趋向立体化和理性化。在就业洽谈会上,就很少有单位坚持要求应聘者具备高学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2-15/12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