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大学生进企业学习”变“零薪酬”
日前,教育部宣布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这项计划,行业企业将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与高校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长久以来,许多高校始终面临一道难题,即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都与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相脱节。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显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从大学生就业已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来看,实施这类计划必须注重保护大学生利益并维护就业市场秩序,不能弄巧成拙变相地炮制成“零薪酬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效应日益凸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滞后,以及经济形势不景气,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颇为极端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为了“曲线救国”,被动或主动接受“零薪酬就业”,混得连“廉价劳动力”都不如了。这充分说明,就业市场已是一个“买方市场”,企业掌握了较强的定价话语权,才会催生“零薪酬就业”的极端现象。
面对强势的企业,把大学生推入企业中学习一年,尽管理论上是大学生受益了,可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但在客观上,企业同样受益极大,可以取得一批极为廉价的劳动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和企业能实现双赢。毕竟,由于这已升级为政府行为,由学校具体组织,大学生毫无话语权可言,如何能保障自身利益呢?也许,一些大学生为了取得学分,将不得不在企业里忍辱负重,干最重的苦差,拿最少的工钱,甚至根本不拿钱,这合理吗?
更为吊诡的是,这项涉及逾千所高校的400 万工科专业学生的重大项目一旦实施,必将冲击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市场,加大就业岗位流失。不妨算一笔账,对于400万工科大学生总量,假设每年都有100万大学生在企业学习(或者说干活),企业完全可以根据每年流动更换的状况,相对固定地设置出100万个岗位,专门留给一批又一批进来“轮岗”的大学生。这么一来,就业市场上不就减少了100万个岗位吗?再假设每个岗位的年收入是2万元,如果企业不必为大学生的“学习”支付报酬,岂非意味着就业市场上每年减少 200亿元工资吗?
可见,无论是教育部还是高校,都不能只盯着培养大学生这个单纯的目标,而忘记维护大学生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利,乃至于忘记维护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否则,将会创造一个规模庞大的“零薪酬就业”群体,最终仍将伤害到大学生就业群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07-12/11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