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平稳 外出就业意愿仍然较高


        为客观反映安徽省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正确把握今后农民从业趋势。安徽在全省17个市随机抽选了近19000个农户,对去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就业情况以及今后转移意愿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保持稳定,转移规模持续增加,转移外省比重上升,外出收入大幅增长,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出返乡劳动力增加,但农民后续外出就业意愿仍然较高。 

        一、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及特点 

        从调查结果看,2008年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保持稳定,转移规模略有扩大。调查的18841个农户中,户均外出转移劳动力0.82人,比上年增加0.01人,就此推算全省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达到1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6%,占整个乡村劳动力的比重达27.4%,其中转移在省内的占 28%,转移劳动力315万人;转移省外的占72%,转移人数810万人。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转移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和贸易餐饮业。2008年,安徽省转移到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三个行业的劳动力占67.6%。这些行业集中体现着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技术要求低等特点,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就业性别看,男性相对集中在建筑、采掘、制造等劳动强度大的部门,女性相对集中在电子、服装、玩具、餐饮服务业等劳动时间较长的部门。 

        分行业看,2008年安徽省转移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占1.2%,工业占31.9%,建筑业占21.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占4.4%,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14.3%,社会服务业占8.9%,文化教育卫生福利业占1.0%,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占0.5%。 

        二是转移劳动力大量去往外省,转移省外比例持续上升。从转移劳动力的去向看,2008年安徽省转移到外省的户均为0.59人,比转移到省内的 0.23人多0.36人,所占比重达72%,比转移到省内的高44个百分点,且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地区;省内转移中,转移在省辖市区的占40.8%,其中在合肥市区的占19.4%,而转移在本县内的占55.9%,转移在其他县的占3.4%。 

        跨省转移一直是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比重不断上升,2008年达810万人,比上年增长11%,比重上升5.7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安徽省转移劳动力遍布全国各地,重点落脚长三角地区的江浙沪一带,2008年在江浙沪的转移劳动力达650万人之多,占整个转移劳动力的57.3%,此外,转移到珠三角广东的占5%,在京津两市的占4.5%。 

        三是外出劳务收入大幅增长,区域、性别差距进一步扩大。2008年安徽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大幅提高,实际收入明显增长,人均收入达到11672元,比上年增加2567元,增长28.2%。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长成为安徽省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从转移地区的收入看,在省内的务工收入人均为11537元,低于在外省的务工收入(为11724元)。此外,收入的性别差别比较明显,男女收入存在较大差距,男性劳动力务工收入为12677元,女性为10007元,两者相差2670元,比上年继续扩大。 

        四是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悄然提升,高学历人数增加较多。从调查看,安徽省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总体变化不大,文化程度依然不高,仍以初中文化为主,占整个转移劳动力的71.2%,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与上年相比,安徽省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结构有所变化,除文盲半文盲比重占1.2%没有变化外,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均下降,小学文化程度下降1.8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下降0.3个百分点,而高中文化程度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同时,高学历文化程度人数大量增加,比例上升明显,转移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达到28万人,比上年增加一倍,比重达2.5%,比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 

        五是转移劳动力中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但女性比例开始有所上升。调查中,转移的男性劳动力所占比例达到62.3%,高于女性比例24.6个百分点。女性转移人数和比例均有所上升。2008年,女性转移劳动力户均为0.31人,比上年增加0.02人,所占比例上升2.4个百分点。从近年的调查数据看,女性转移劳动力的比例正在逐年提高,2004年全省女性转移劳动力不到35%,近几年,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例正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组织化 强化 总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