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2006各地农机投诉分析


通过对投诉的处理、分析,工作人员认为造成投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生产企业或经销商未及时派人进行维修;投诉双方对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存在较大分歧;产品经多次维修后仍不能正常工作;产品超过“三包”期的维修费用较高,部分用户对“三包”规定不了解,认为应该终生包修;产品出现安全事故;部分经销商在用户购买产品时夸大介绍产品的功能、用途,造成用户购买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和用户共同关注,共同改进。

 

云南 农机具及配件质量投诉开始出现

去年云南省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共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54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4.05万元。其中拖拉机投诉28件,农机具及配件和刹车油、齿轮油18件,联合收割机投诉5件,柴油机投诉2件,微耕机投诉1件。

这些案件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拖拉机投诉呈上升趋势。随着云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大量购置拖拉机用于生产和生活,拖拉机的一些质量问题也就逐步暴露出来,主要是一些小毛病,无重大质量事故,如反映拖拉机轮胎问题增多,扎胎问题难以解决;二是农机具及配件的质量投诉和刹车油、齿轮油的质量投诉开始出现。说明这些产品的质量问题没有解决,也说明农民的维权意识增强,农机投诉站的工作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

投诉站还积极开展了2005年财政资金补贴的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调查,发现农机产品质量基本稳定,无重大的质量问题,但小毛病多,拖拉机的装配质量差、存在机具密封差漏油严重、液压升降不灵、提升不稳等问题;收割机在传动、拨禾、扶禾、清选、底盘部分都存在一些问题。用户对销售企业的服务基本上都比较满意,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即售后跟踪服务和零配件供应不够及时;拖延、搪塞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存在;缺乏熟练的、专业的三包服务人员,维修水平低,服务态度差;主机和配套发动机企业三包服务人员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三包期外配件不易购买,配件价格高;对机手技术培训不够等。

通过去年的工作,发现投诉站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的地方对农机质量监督和投诉受理工作不重视,出现投诉分站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投诉受理人员经常变动的情况。二是有的投诉分站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报表不及时。三是投诉受理工作十分困难,各投诉分站基本上没有专项办公经费,大部分没有专门办公用房和办公设备。

 

甘肃 重点解决补贴机具集体投诉案

截至去年11月底,甘肃省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受理全省各类农机产品投诉63起,经调解解决59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9万余元。特别是,一起久拖长达两年因拖拉机产品质量问题导致死亡的投诉案,目前已得到成功调解。在63起投诉中,投诉率由高到低的是拖拉机33起、微耕机18起、马铃薯种植机6起、轮胎3起、联合收割机2起、榨油机1起。

投诉站也积极做好补贴机具质量调查、投诉处理工作。截至去年11月底,该站共接到各地补贴机具质量投诉电话133人次,受理投诉52起,根据《财政资金补贴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处理方法》,投诉站及时与有关经销、生产和当地农机主管部门联系、协调,所投诉的问题基本都得以解决。针对靖远、甘谷两县补贴机具出现集体投诉现象,投诉站在6月和9月先后派出三个调查组赴白银、定西等7市(区),对靖远等20个县的121户补贴机具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靖远、甘谷和武山县投放的多功能耕作机,定西市安定区投放的马铃薯播种机存在质量问题,该站迅速写成专题报告,对有关产品质量和“三包”服务存在的问题、项目县农机部门和用户反映的意见以及该站提出的处理建议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为下一步甘肃省实施机具补贴和提高机具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参考。同时,该站还拿出解决方案,与相关生产厂家和供货单位进行协商,形成处理纪要,督促生产厂限期解决。

 

 除上述省区市之外,记者也从内蒙古自治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投诉站了解到,他们去年共受理投诉25起,结案率100%,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万余元。与往年相比,投诉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生产企业重视了产品质量,经销企业重视了售后服务,投诉站加强了产品监督。

四川省农机鉴定站负责投诉工作的秦主任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共受理投诉16起,以联合收割机居多,占到其中的80%。原因主要是四川省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有所增长,由于其基本结构的复杂,加之培训时间不够,农民对于收割机的操作技能掌握不熟练,因此在使用时常引起故障;另外,农忙期间,配件供应不足,也导致农民投诉。其余投诉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为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 处理 脱粒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