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给农机售后服务五点建议


车跃宗 丁晓玲 马永霞

政府靠服务赢得民心,企业靠服务占领市场。在产品制造业中,要想站稳市场,必须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这才是企业崛起的根源。

联想到农机制造企业和销售商,由于产品开发成本高,农业生产条件复杂,产品利润空间小,投资风险大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农机产品很少通过电视广告进行宣传,而通常采取印发宣传品或举办机械现场演示会等进行宣传。但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促销手段,很难起到广泛的宣传效果。笔者认为,企业服务与用户口碑才是更有效的宣传手段。

高昂的农机产品销售后,将面临紧张的农时和恶劣的作业环境,参差不齐的机手素质也容易导致机械故障频出,所以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至关重要。企业靠产品质量赢得“口碑”,但更需要服务培育市场。因为,产品的直接效益是农民相互宣传参照购买,哪种产品质量过关,售后服务有保障,农民就掏钱购买。所以建立过硬的售后服务体系,才能保证企业长盛。

从现实来说,短时间内想快速提高农机产品的质量是不切合实际的,而可行的办法是在售后服务上下功夫,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售后服务呢?笔者有以下五条建议可供企业参考。

一是生产厂家应具有换位思考意识,理解农民购机的艰辛和致富的期待。企业在注重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产品的“三包”服务,“三包”服务到位,不仅能减少诸多麻烦,而且能大大降低因小毛病给企业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它可以保证用户正常使用,提高用户对产品和企业的信任度,用户用得好就会自觉地去宣传,正所谓“用户的宣传是最好的宣传,它的效果胜于电视广告”。

二是注意有计划地培训“三包”服务人员。根据笔者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有很多生产厂家的“三包”服务人员,技术素质是不过关的。有些厂家将“三包”服务工作交给当地的维修网点,借他们的技术维持售后服务,由于他们技术的不全面,往往出现“会修车头但不会修车尾,该治好耳聋,又给治成了哑巴”的情况,这样不但影响了产品和企业的声誉,也失去了用户的信任,长此下去必然失去整个市场。

三是树立“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的意识。农机产品作业环境恶劣,使用季节集中,而用户对新购机械往往缺乏了解,保养意识差,因此故障频繁,小毛病多。如果不及时维修,小毛病就会变成大故障,严重耽误农时、影响生产。而用户难免着急上火,甚至与厂、商家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售后服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优良的素质。他们不但需要具有严格的敬业精神,同时要有耐心的沟通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企业只有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把机器故障率降下来,把生产效率提上去,让用户确确实实感到买了机械真的能赚到钱,产品才能拥有广阔市场。

四是把售后服务做细,培训一支强大的售后服务队伍。笔者在跟踪多种产品作业中发现,客户购机后,未经过任何训练,也不研究使用说明,对机械的性能技术要素也不掌握,只要机器能走就投入了生产。受到急于收回投资心理的驱使,机器往往是高速行驶,超负荷作业。一些农民还认为,新机实行三包,坏了就有人修有人换,机械故障更加频繁。为此,制造商和经销商应做好售机后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在“参战”前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及驾驶操作技术,以及小故障的排除方法和机械保养方法等。企业将工作做得越周到越细致,就越节约自己的时间。

五是厂、商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厂商应与销售商联系,在产品投放前,企业应先行对商家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商家在客户购机前对客户进行培训,从而构成放射性服务网络,这样完备的服务体系不但使产品销路畅通,也会降低厂家及商家的服务成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3/2007-3-6/241002.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