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敞开补贴 创新创优 将资金落到实处


四是着力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管理。要持续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重点围绕资金使用效益效率开展相关工作,加强专家和第三方督导评估,强化补贴政策实施全程监管。通过延伸绩效管理,细化工作要求,及时发现整改分配、使用中的问题,促进规范实施;通过延伸绩效管理,增强地方党委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农机化管理部门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推动农机购置补贴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2018年,要在完善指标设置、考评方法以及全面考核省级工作的同时,推进绩效管理向市县延伸。原则上各省都要开展,到2020年要实现全覆盖。

二、创新创优,驰而不息提升政策实施满意度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当前农机化管理部门的重要管理服务工作,面广、线长,涉及对象众多,我们必须把不断提升政策实施满意度作为不懈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去痛点、优服务,坚持创新导向,突出精细管理,全力以赴破解政策实施中的难点问题,树立农机化管理工作的良好形象。2018年起,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扩展补贴机具资质。前些年,我们将中国境内通过农机推广鉴定作为补贴机具资质,有效确保了补贴机具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靠性。当前,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对各类农业机械的需求日益旺盛;农机工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各类新型农机产品不断涌现,单一的补贴机具资质采信渠道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对补贴机具的要求。遵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的要求,我们在全面梳理现有农机产品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将获得农机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列入补贴机具资质采信范围。对此,我们已会同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具体办法。基本考虑是,对强制性认证结果直接采信,获证产品直接具备补贴机具资质,种类范围按国家认证认可监管部门《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农机产品》确定,目前主要是植保机械;对自愿性认证结果采信开展试点,试点产品获证后即具备补贴机具资质,种类范围在具体办法中予以明确,试点期限为2018—2020年。办法已经印发,请按照要求落实好相关工作。

除了将农机产品认证制度纳入补贴机具资质采信范围外,2018年起,不再将“中国境内生产”作为补贴机具资质前提条件。我们对此也组织了专门研究,多方征求了意见。从实际情况分析,国内企业在中低端产品上竞争能力较强,进口产品多为中高端产品,二者实际为错位竞争;另外,放开限制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有助于缓解国内农机产品缺门断档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倒逼我国农机工业加快创新步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家对扩展补贴机具资质要正确认识,积极做好各项工作。有意愿的省份,还可以开展补贴机具资质采信多元化、市场化试点,进一步探索扩大补贴机具资质采信的渠道和办法。

二是全面开展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2016年以来,农、财两部在13个省份(次)开展了新产品试点,并联合中国民用航空局在6个省份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和有益经验,有效解决了新产品由于标准、鉴定大纲制定以及鉴定能力建设滞后而无法很快通过鉴定、农民“想要补、补不了”的矛盾,受到了各方欢迎。从今年起,将该试点扩展至全国范围,具体办法已经发布,各地要抓好落实。在此,我强调两点。第一,科学选择试点产品。要立足全国层面遴选试点产品,严禁搞地方保护,严禁为特定企业量身定做。要遵从农业和农民需求,按照绿色生态导向和支持丘陵山区等机械化薄弱地区发展的要求,多选一些“雪中送炭”类产品。要严格按照试点目的要求精选产品,确保所选产品确实是没有鉴定大纲或依据现行大纲难以鉴定的产品,防止将以往补贴过的产品纳入试点。要落实好先进性、安全性、适用性评价工作要求,切实排除简单拼凑、抄袭剽窃、粗制滥造等假冒伪劣产品。第二,推动新产品加快运用。要通过试点,加快推动新产品鉴定大纲研发制定,促进新产品能够及早进行鉴定,达到补贴机具资质条件,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进一步扩大应用。要通过试点,促进完善植保无人飞机设计制造等标准,健全检测鉴定和驾驶员培训体系,引导和推动有关部门加快构建安全飞行监管机制,让植保无人飞机行业发展得又好又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 数据 处理 农业机械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