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光
山东省诸城市把农机跨区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小麦跨区机收服务已成为诸城农民增收致富的“必选项”。经过15年的发展,小麦跨区作业在机手心中的定位如何?新形势下,这种经营形式又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变化?在跨区作业战幕即将拉开前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再次深入跨区作业大县诸城市进行调查采访。
“老麦客”玩转电脑拿订单笔者在诸城市了解到,购买掌上电脑的“麦客”越来越多。他们白天辛勤地耕作,晚上变成网民,查信息、学技术、找市场,农民的网络生活热了起来。
“俺坐在家里通过互联网就与河南新野县‘签’下了3000多亩小麦机收作业订单。”曾被山东省农机局授予“明星跨区作业服务队”的诸城市密州街道侯家庄子益农农机跨区作业队队长孟军兴奋地说:“网络真好,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这份大订单。”身为合作社的“掌门人”,赵佃相今年也用上了新电脑,注册了个人网页。从此,网络便成了他和社员们致富的助手。据统计,目前该市已有千余“麦客”通过互联网拿到了今年小麦跨区作业订单。
为更好地搞好今年“三夏”跨区作业,该市农机部门在农机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中,培训并鼓励机手建立个人网页,引导农民登录农业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和各地农机相关网站发布供需信息,通过信息化了解更多市场行情和作业动态。虽然距“三夏”跨区作业“出征”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诸城市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却不断接到来自湖北、河南、安徽、河北等地网络信息,迫切要求服务队赴当地作业,该市农机部门在指导农机手与上述地区网上对接跨区作业事宜的同时,帮助农机户拟定派机计划,签订跨区作业合同,落实作业地点及面积。“今年俺在农机部门的帮助下也建立了个人主页,网络一下子就让俺耳朵长长了,眼睛看远了,鼠标轻轻一点,作业需求信息就出来,今年找活有新门路了!”农机手孟祥龙喜不自禁地对笔者说。
“老跨区”集团作战逐麦浪“过去机收作业那叫‘任人宰割’,现在俺是挺起胸膛做‘老板’。”说这话的是诸城市瑞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瑞河。
潘瑞河与农机打了30多年的交道,以前他都是单独找活干,在作业中经常遇到干完活拿不到钱、越是农忙时节越找不到活路等问题。前年3月份,善动脑筋的他联合本村5名有着大型农业机械的同行成立了诸城市瑞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他们这支跨区作业服务队,是农机户之间自愿合作、单户核算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目前该合作社社员也由最初的5名,发展到了现在的27名,拥有各类农田机械157台套。目前参与的农机户有47家,其中农机资产超过20万元的农机大户36家,大型联合收获机械可达50台。谈起今年的跨区作业,老潘感慨地说:“今年政府加大了对大型机械的补助力度,我们的作业队又新购置了7台自走式小麦联合收获机!”
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社员联合与合作的优势,有组织地参与机收市场竞争,组织进行连片收割,避免了以往机手东奔西走,零散收割拉活难的问题,保证了机械作业的效率,让机手吃着“定心丸”闯市场。目前,诸城市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农机户走集约“农机经济”之路蔚然成风。截至目前,该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已有161家,辐射带动近5000农机户增收致富,合作组织成员普遍增收25%以上。
“老把式”跨区出征有“绿卡”“有了这张‘绿卡’,一路上的过路、过桥费全免了不说,还能享受到农机部门提供的维修、配件、油料和作业市场等方面的服务,这回俺尽管安心挣钱啦!”领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的诸城市相州镇农机手刘治安高兴地说。
诸城市已连续15年组织大规模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小麦联合收获机已由最初的不足百台,发展到目前的2700台,已累计免征农机跨区作业道路通行费近千万元。作业项目也由单纯的小麦机收拓展到玉米机收、深耕整地、小麦机播、农田水利建设及农业综合开发等,作业季节由单纯的“三夏”拓展到全年,每年可实现农机跨区作业收入近亿元,跨区机收服务已成为该市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4-5-12/23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