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春节回乡调研三记


我再问,县里补贴购买插秧机,为什么不自己买插秧机呢?

他答道,据说一台插秧机1万8,补贴之后2000块钱就可以开回家,但都是镇上、村里的关系户拿到了。他们光给自己干活,宁愿闲在家里,也不愿意出来帮别人干。

从需求上看,农民对机插秧的好处是认可的,既省钱省力,还能稳产增产。问题出在供给上,一是地块小且分散,外地机手不愿来;二是补贴资金缺口大,不能满足本地农户购机意愿;三是农时紧,机插秧利用率不高;四是机插与手插的秧苗不一样,许多农民还担心育不好秧,有畏难情绪。

一项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致可分为起步、加速、成熟三个阶段。在起步阶段是最艰难的,必然出现规模小、成本高、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发展速度可用“龟速”来形容。一旦推广应用水平突破某一临界值(如20%),将出现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可用进入“快车道”来形容。受自然禀赋、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推广应用水平上升至某一临界值(如70%-80%),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增速下降,高位运行,可用碰到了“天花板”来形容。

在水稻机插的起步阶段,加大政府推动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如提高购机补贴力度,扩大受益范围等,甚至可采取赠机、免费作业等措施,旨在让机插秧推广工作快速越过起步阶段。在加速阶段,补贴政策则不再是重点,可适当降低补贴额,重点在完善运行机制方面下工夫。可选择合适的农机大户来扶持,培育有一定专业技能、一定服务规模的农机专业户。还可以通过作业补贴等方式,鼓励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插秧机的利用率。

同样的地块,借助跨区机收,收割水稻不用弯腰了。给我们以启迪:让稻农省心省力,让机手有钱可赚,这是推广水稻机插技术的关键所在。

农业机械化发展应走“合作共赢”之路

今年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实施五周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机化领域备受关注的新亮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决定从2008年到2010年,在全区实施“千乡万村农机装备工程”,目标之一是到2010年底,每个乡镇要有一个以上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钟山县已有13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123户,资产原值530万元,完成了每个乡镇都有农机合作社的目标。

在县政府分管县长、农机局长的陪同下,我走访了石龙镇益民农机合作社,并召开一个小型座谈会。虞科业是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瘦高个,农机修理工出身,衣着干净朴素,显得十分精神,刚刚获得县政府授予的第一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

老虞介绍说,2010年7月,虞、熊、潘、李四位“异姓兄弟”将各自的农机具组合起来,自愿、自发、自主成立农机合作社,主要从事机耕、机收等作业,兼营农资运输等服务。目前,益民农机合作社拥有14台套农业机械,技术人员8人,合作社资金由建社时的3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65万元。除了购机补贴资金外,2011年还获得了自治区农机合作社机库棚建设补助资金3万元。老虞兴致勃勃地带我参观新建的120平方米的钢架结构的机库,停放着收割机、拖拉机等主要设备。临街的房子,还开设了一间50平米左右的农机维修间。

我十分关心合作社的经营效益,老虞仔细给我算了一笔账。2011年合作社为平桂、八步等周边乡镇提供机耕、机耙、机插、机收一条龙服务,完成机耕2700亩,机收530亩,加上农资运输、农机维修等项目,全年收入32万元,他自己印制“农机服务卡”,向周边农民发放,上面印制了合作社的服务项目、联系电话和收费标准。他驾驶的一辆微型面包车,上面也喷涂了合作社的联系方式。老虞说,很多人都打电话向他预约作业,活很多,不愁干。有些地块太小又分散,他们就不去了。

谈到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老虞坦陈,现在柴油价格越来越高,燃油税为什么不给农机返还?一同调研的农机局长也插话说,很多农机手都反映燃油税问题,认为不合理。老虞希望下一步能承包几百亩地,经营成本会更低;还希望添一台谷物烘干机,南方阴雨天多,农民需求大。

在走访中,我深切感受到,农机合作社是先进农业科技应用的载体,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助推器,是政府推进农业机械的重要抓手。益民农机合作社的兴起与发展,是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机作业需求上升的实际相适应的,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难题,是当前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方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土地 载体 农业机械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