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宁波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在当前农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农业生产方式加快战略转型、农业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的重要时期,大力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农机合作化和农业机械化进程,已成为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宁波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思路和工作方式方法,在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和探索。

一、宁波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

近年来,宁波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不断创新农机化发展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市经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57家,拥有社员2450余人,资产总额达到168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18倍、1.63倍和1.98倍。合作社拥有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3796台(套),全年作业服务面积达168.69万亩,农机服务总收入达8585万元,服务农户数超过了10万户,社员年人均服务收入达3.5万元。合作社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加快了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我市推广的各类大中型、高性能新式农机装备,大部分为农机合作社购置,合作社拥有一大批中高档大中型农业机械,建设了一批库房、烘干机房和育秧工厂设施,2009年农机合作社推广机插面积占全市的86%,成为新型农机推广应用的主力军。

二是增强了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全市有一半以上的农机合作社开展了统一育秧、机耕、机插、植保、机收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不少合作社还开始向粮食产后烘干、加工及其他特色产业领域渗透,实现了从育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链。

三是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机合作社大力推进土地连片和集约化经营,农机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推进了农业由粗放、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式转变。

四是促进了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在合作组织的推动下,宁波市农机化水稻机耕、机收、机插水平分别达到了99%、99%、20%,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了75%,比全国平均高出约20个百分点水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本实现,农机化整体水平有了跨越式发展。

二、宁波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特点

宁波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投入主体多元化。宁波市已逐步形成以国家资金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针对农民总体购买力不足等困难,宁波市积极提供政策扶持,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引导扶持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并协调解决合作社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仅2009年全市就投入5000多万元资金用于农机合作社的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以及机库、规范化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管理运行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建,全部经工商注册登记,有明确的章程,齐全的管理制度。大力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市级示范”“系统示范”和“规范化”3大类合作社6方面29条运行规范和评价标准。目前已有34家农机合作社获得了“全国示范”“省级示范”“市级示范”“系统示范”和“粮食生产先进服务组织”等称号。积极推行统一停放保管、统一指挥调度、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油料供应、统一维修保养的统一管理方式,探索了按作业量分配的有效办法,建立了成本核算、收益分配等管理制度,保障成员的合法权益,有效提高了运营效益。合作社享受作业补贴必须签订作业合同,约定责任义务,各方权益得到了保障。目前宁波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已从数量增长阶段进入了质量提升阶段。

三是经营服务规模化。合作社的服务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了从机耕、机收向机插、植保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拓展。目前,全市经营服务面积1000亩以上的农机合作社66家,3000亩以上的18家,其中3000-5000亩的9家,5000-10000亩的6家,10000亩以上的3家。而且,半数以上合作社实现了“五统一”作业服务,有的还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向产后烘干、加工及其他特色产业领域渗透,实现了从育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链。一些合作社还有自己的服务品牌和农产品品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水稻 土地 农业机械化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