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涨价成死局,咋回事?


农资行业大势10年一个轮回,10年前和20年前的两轮市场大涨,12个月内,很多企业做了24次涨价政策,价格是涨上去了,但销量增长了吗?利润增长了吗?农户接受你涨价了吗?

就以2017年的涨价潮来看。2017年下半年农药、化肥,原料紧缺,市场缺货的消息甚嚣尘上,各企业也多次进行价格上调。但涨价一年后,各厂家的效益真的没多大变化!

复合肥已成为“鸡肋”,还要一味的涨价吗?

涨价,没有那么美好!摆在所有农资企业面前的问题就是:不涨价等死,乱涨价找死!今天的肥料市场,已经与10年前和20年前的农资市场截然不同。1997年-1998年,国产复合肥刚刚兴起,一吨15-0-15的二元肥,厂家就有500元的毛利。

2007年到2008年,国产复合肥正处在爆发式增长期,中国复合肥行业民营企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就是这个阶段诞生的;时光走到今天,我们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当年风光无限的三元复合肥,而到了2018年基本已经沦为了市场的鸡肋,原因有三:

1、从上游原料看,复合肥属于二次加工企业,基本上都不具备上游原料资源,随着上游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落后产能的淘汰,原料市场已经由原来的买方市场,慢慢转变成了卖方市场,原料企业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不再是给二次加工企业输送原材料还得在旁边看着你们数钱的搬运工了,现在原料企业基本拿回了定价的主导权。

2、从企业自身看,原来“广告明星开路+渠道深度分销”的高产品定价、高营销费用、高客户返利的三高营销模式,已经完全失效,就算你处心积虑的用氯化铵做氮源,还是顶不住高昂的费用,止不住销量和利润的下滑,眼睁睁的看着采购赚回的差价被成品复合肥一吨一吨吃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钾肥 化肥 氮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