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降不下去的库存,涨不起来的价格


时间即将进入六月下旬,钾肥市场的两大重磅事件即将发生:
  重磅事件一:3%的税率在月底到期
  中国钾肥市场尤其是进口这块,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能获得的信息相对有限,只好当回福尔摩斯,进行一次大胆的推理。
  去年9月1日起,化肥恢复开征13%的增值税。在各方的游说下,国税总局出台了补充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的库存化肥,允许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税率征收增值税。
  对国内生产企业来说,相信在当年10月底,8月份之前的库存会基本清零,那国税总局为何给予如此长的库存消化期呢?笔者揣测是为进口钾肥的单独定制:进口大合同是全年合同,是恢复开征增值税之前签订,因此当年12月底之前大合同框架下的进口都是8月份之前的库存产品似乎也能站住脚。如一来,那么按照3%的税率简易计征至6月30号当然是个合理的选择。
  我们毫不怀疑钾肥进口企业对政府的游说能力,最终政府同意延迟到今年6月30号。其游说的目的何在?进口钾肥价格按2000元/吨算,3%的税率需缴税60元/吨,13%的税率需缴税260元/吨,税差巨大,利益诱惑!接下来,钾肥市场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水到渠成:中国因投机需求而大量进口,港口库存从去年8月底的120多万吨飙涨到后期的300多万吨,造成国际市场的虚假繁荣。接着要去库存,进口大合同无法签订,国际市场需求突然大幅下降,去产能和去库存同时发生(据传加拿大钾肥公司的库存也高达300多万吨),由此国际、国内钾肥价格陷入了循环下跌的通道。
  这样得出一个结论:港口库存的钾肥在6月30号之前,大多都可以按3%的税率销售,而7月1号都将按13%的税率征收,两者税差高达近200元/吨,因此在月底之前,3%税率的钾肥价格可能会大幅下降。
  假如以上推理成立,那么中国的钾肥进口企业不仅愚弄了世界,也愚弄了自己。
  重磅事件二:印度钾肥合同即将签订
  据报道,印度钾肥大合同将于本月底签订,对于缺少大需求的国际市场来说,其价格肯定不会高,一旦低于220美元/吨,必然会引导国内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有人担心,印度的采购会让国际价格触底,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价格的触底通常是以完成去库存化为前提的,印度的采购只能消化国际市场部分库存,只会减缓下跌速度。
  基于钾肥进口的巨额亏损和近期进口量的下降,有人猜测甚至呼吁政府的干预。笔者认为这不太恰当,因为政府一定不会做出让中国的农民为企业的失误去买单的决策。
  从长期看,钾肥的价格当然是历史的低点,但笔者上次分析过,化肥的从业人员应当是价格投机者而不是价值投资者,因此钾肥价格将继续下行,并在经历月底以上两个重大事件后趋于明朗。   (余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钾肥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