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源乡是宜黄县最偏远的乡镇,全乡不足1万人口,通往乡镇的道路仅有一条九曲十八弯的羊肠小道,山里的人出来难,山外的人不愿进。一次偶然的机会,家住南源乡的占国印在广播中听到关于食用菌的介绍:“菌类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未来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段话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开启了一条勤劳致富的自强之路。
宜黄人种的竹荪菇是在2006年从福建引进的,当时竹荪菇在宜黄还是个新鲜物种,种植的人不多,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在占国印的眼中,这却是一个发家致富的机会。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010年春节刚过,认定目标的占国印在宜黄县二都镇承包了7亩土地,开始了他坚持至今的事业——种植竹荪菇。
种植竹荪菇从承包土地到采收完成,周期近10个月,整地、拌料、铺竹屑等一系列工序繁琐且技术性强,占国印刚开始对这些一窍不通,为了能种植成功,他跟着有经验的菇农一起干活,虚心求教之后再回自家地里实践。就这样,靠着一点一滴学来的技术,第一年就赚到了5万元。之后的几年,他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2016年下半年,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占国印创办了宏亮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承包了120亩土地种植竹荪菇,并搞起了菌棒制作。但由于初尝新事物,成本估算严重不足,摊子铺的很大,后续资金跟不上了。恰巧,宜黄县正大力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县就业局创贷中心对竹荪菇菇农大开“绿色通道”。通过创贷“绿色通道”,他很快就申请到了40万元的贴息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年底,他的60万袋竹荪菇菌棒销售一空,回收成本85万元,且竹荪菇的行情持续走好。初尝甜头的占国印兴奋地说道:“真的感谢1212的优惠政策,现在竹荪菇行情好啊,今年还要扩大规模,制作100万袋菌棒。”
目前,全县所有的菇农里,南源乡人占大半,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展特色农业,走上了致富快车道。据悉,全县目前共扶持菇农230户,发放贴息贷款1510万元,直接带动792人就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7-09-12/2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