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浙江淳安临岐:靠山吃山的“致富经”


 

  2017年3月16日至18日,中国浙西(千岛湖)首届中药材交易博览会将在临岐镇举行,23600平方米的展位,逾400多家药商参展,参展人数超过2000人,期间还将举办开幕式、博览会、健康资源开发和市场发展论坛、“淳六味”道地药材基地参观等活动,而一本定位于“百草临岐”,打造“中药名镇”的临岐山乡“致富经”也将向世人展露全貌。

  百草临岐:靠山吃山的“致富经”

  从小到大——规模种植孕育“药材之乡”

  “清洁乡村”、“污水运维”……尽管刚刚开春,作为临岐镇半夏村妇委会主任的俞春香,最近却已经为了村子里的琐碎忙的不可开交,就连接受记者采访,都是在刚刚结束当天污水运维的检查后,从七八里地之外赶回来的,即便这样,从俞春香的脸上,依然看不到一丝倦色,有的只是在得知记者来意后的小兴奋。

  临岐镇自古以来就有“山茱萸之乡”的美誉,《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淳萸和淳木瓜,指的就是淳安临岐的山茱萸和木瓜,特别是被当地人称为“红枣皮”的山茱萸,在那个一年都碰不到几滴油腥的年代,着实让临岐人尝尽了甜头,后来山茱萸经历了价格上的大起大落,也给当时的村民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却仍然在临岐人脑海中留下了种植药材可以致富的深深烙印,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村才又开始大面积种植贝母、白术等药材,尤其是覆盆子、前胡。

  “原来除了种粮食,我们都是山上采采覆盆子的,可是临岐这边产量又不高,所以大家都骑着摩托车跑去邻近的分水镇去采,那时候早晨要4点钟出发,两个人一天累死累活忙到黑,也就赚个200来块,现在好了,差不多全村都在种植这个东西,大家都富起来了,接下来准备攒钱给在大城市读书的儿子买房娶媳妇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站在自家种满覆盆子的田里,俞春香一边拨弄着已经抽芽的覆盆子,一边不无自豪的告诉记者。

  近年来,鉴于覆盆子药食两用的属性,其价格是一路走高,截至目前不只是一个半夏村,也不仅仅是掌叶覆盆子这一个品种,越来越多的临岐村民把药材种植当成了主要收入来源。截止到2016年底,临岐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6万余亩,种植连片面积百亩以上的名贵中药材基地9个,中药材家庭农场8个;有药材经营户60余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4个,药材交易额近3亿元,其中,本土中药材产值1个亿左右,覆盆子的产量更是占到了全国产量的50%以上,真正成就了今天临岐“药材之乡”的美誉。

  百草临岐:靠山吃山的“致富经”

  从无到有——药商集聚催生“中药名镇”

  像俞春香一般忙碌的还有刚刚回到镇里的方回春,方回春是临岐最早的本地药商之一,据了解,以前虽然也有药商来临岐收药,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依靠这些本土药商带着药材,到处推销,失去了本土优势,就算药材质地再好,价格上也多少会被压一点,所以对于临岐打造“中药名镇”、建设中药材市场的举措,感受最强烈的莫过于这些本地药商。

  常言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2015年5月,临岐镇党委政府围绕中药产业发展议题,召集了近50位本地药商开展座谈,最终促成了临岐打造“中药名镇”和建设中药材市场的思路,“其实临岐本来就是中药材的集散地,只是这些年了都没有啥名分,中药材市场建起来以后,就名正言顺了”,提及当时的座谈会,尽管自己缺席,方回春依然显得很是激动。

  同年12月,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总投资额3800万元,上下三层共有商铺78间的浙西中药材市场正式破土动工,吹响了临岐打造“中药名镇”的集结号,随之而来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我们对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很足,但能引进多少外地药商入驻市场心里还是没什么底,所以去了国内几个主要的药材市场,平时大家都是在乡镇里做干部的,突然间要出去求人拉客户,一时间真的很难适应”,回想起当时的招商经历,临岐镇农业中心主任郑平汉仍然心有余悸,而当时也确实吃了不少的闭门羹,好在临岐药材并非籍籍无名,特别是山茱萸、覆盆子和白前胡还是有着不错的反响,在听说临岐要建中药材市场,而且条件还特别优厚,还是有不少客商第一时间表达了兴趣。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覆盆子 山茱萸 木瓜 半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