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驴养殖,能否“跑”出加速度——起底山西驴产业发展现状


 

  15年间,国内驴皮价格上涨了近100倍;驴养得越来越少,宰驴的速度却停不下来;在阿胶价格“驴打滚式”的疯涨背后,中国在“满世界找驴”……

  毫无疑问,毛驴养殖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于是,有人戏言,与几年前的猪不一样,现在风口上飞奔的,是一头驴。

  让我们将目光放回到山西,毛驴养殖在全省的真实现状如何?在一片看好声中,尚属“小众”的毛驴养殖能否“跑”出加速度?农业及有关部门,未来在毛驴养殖中又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借全省驴产业座谈会召开之际,记者做了一次深层次的调查。

  疯狂的毛驴

  一张驴皮能卖3000元,一头种驴要价上万元

  涨!涨!!涨!!!放眼当下的养殖业,恐怕没有一个畜种能像今天的毛驴这样在市场上风光。

  拉动法国诗人耶麦笔下这温顺的驴子变得风光和疯狂的根由,首推近年来涨声几乎就没停过的驴的衍生产品阿胶。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过去十年间,阿胶竟然涨了16次价,其终端零售价已从十年前的50元/500克涨至目前的超过2000元/500克。更让人震惊的是:在中国非处方药市场,阿胶已悄然坐上了霸主的“交椅”;仅山东阿胶厂一家每年驴皮的需求量就高达40万张。

  阿胶金贵,折射出的是其主要原料驴皮的短缺。从2015年开始涉足毛驴养殖的岚县广源种养专业合作社,毛驴存栏量始终控制在40-400头之间,合作社负责人马广拴坦言,十几年前二三十元一张的驴皮,现在至少能卖到3000元。一般来讲,毛驴在一岁半左右出栏,但短缺的现状,已经让商家们无暇苛求毛驴的年龄。

  驴皮价涨和毛驴“不愁卖”既反映出了毛驴价值的提升,更反映出了我国驴养殖数量急剧缩减的趋势。

  根据全国畜牧年鉴统计显示,我国毛驴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1100万头下滑到目前的540多万头,且整体仍以每年30万头左右的速度下滑。“买不到驴”已成为横亘在阿胶、孕驴血、驴奶等生产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毛驴身价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商品驴上,更是波及到驴驹和种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省养驴企业(或合作社)普遍从山东和辽宁两地集中购买驴驹,之后再进行商品化繁育,一头4-5个月的驴驹,价格已悄然上涨到4000元左右,价值甚至超过一张驴皮。

  广灵县畜牧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永旺向记者介绍,在当地一头出栏毛驴的售价在7000元左右,而一头种驴的价格则在1-1.2万元。“在我们县的农村,养驴户已不敢像前几年一样大肆将驴拴在自家院外。尤其是种驴,被人偷一头,那就是近万元的损失,谁还敢再冒这个险?”繁峙县田园养殖有限公司经理周建伟对记者说。

  尴尬的毛驴

  既然驴少,为啥山西驴养殖发展一直没做大

  比牛省草,比马省料,喜干不喜湿,吃硬不吃软,我省吕梁、太行山区干燥凉爽,农副产品丰富,十分适合毛驴的习性和生长。临县驴、襄汾驴、晋南驴、广灵驴……而说起优质毛驴的品种,即使放在全国我省也属“富裕户”。但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没有转化成山西毛驴养殖的“跑步前进”。

  来自省畜禽繁育工作站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省毛驴的存栏量在15万头左右,年出栏量在8万头左右。而在养殖高峰期,仅长治一市的年存栏量就曾高达12万头。毛驴养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吕梁、长治、忻州等地,晋南驴、广灵驴等中型驴是最佳的养殖品种,除去驴驹、人工、饲草、土地等成本,育肥一头毛驴的纯利润在1500-2000元之间。

  既然市场上驴少,利润也较可观,为啥山西毛驴养殖一直没做大呢?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企业有驴、有技术,没草料;农户有草料,没钱买驴,没技术缩短驴的生长周期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而龙头企业产业化开发的举步维艰,则是阻碍整个行业难以快速发展一个致命的“硬伤”。

  山西天一生态农牧产业有限公司是真金白银已投入1.05亿元的一家大型养驴企业,公司负责人荣潇向记者讲述,养殖毛驴如果没有深加工,赚得就只能是“小钱”,而说到深加工就不是一家一户的老百姓所能办到的事。现在的真实状况是:像天一公司这样的众多养驴企业不缺思路也不缺技术,唯独缺钱。确切地说,就是深加工这一块资金链的断裂一直难以逾越。他们也想过融资,但所有银行口径一致:活驴不能做抵押贷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阿胶 品种 产业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