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多少天它能孵化出来呢?
李春光:20天左右。
记者:20天就全部孵化出来了。
李春光:又一批工人又出来了。
记者:就不用再引种,再往下投苗了?
李春光:对。
一条大平2号蚯蚓每年可以产50多个卵茧,每个卵茧平均能孵出3~4条健康的小蚯蚓。只要管理得当,蚯蚓的数量就会呈几何倍数增长。然而养了2个多月,基地的工人却发现情况不对。
工人:不多,而且反倒有时候好像还少了,所以我们就找原因,当时我们看了,水分也很正常,环境基本上都很正常。
记者:食料够不够?
工人:食料我们也够,就是不见长。
记者:我们就找原因。
记者:太奇怪了。
工人:很奇怪就找原因。
要想蚯蚓有产量,除了食料充足外,还必须控制好湿度和温度,如果温度超过35摄氏度,蚯蚓就会死不见尸。而且自然界有很多蚯蚓的天敌、蛇、青蛙、老鼠,都会导致蚯蚓减产。李春光和工人们仔仔细细地检查了每一个环节,终于发现了导致蚯蚓减少的元凶。
记者:这是一种虫子?
李春光:蝼蛄,学名蝼蛄,我们土话叫土狗,它专吃蚯蚓的卵还吃小蚯蚓。
记者:那就等于给人家断子绝孙了。
李春光:断子绝孙了。它把卵吃了你还有什么蚯蚓呢,你就没有蚯蚓了。毁灭性的。很多蚯蚓场就因为这个土狗,不知道怎样来杀死这个土狗,就导致最后蚯蚓绝收。
既要杀死蝼蛄又不能伤害蚯蚓,李春光带着工人们试验了很多方法,最终,找到了一种专杀蝼蛄又对蚯蚓无害的杀虫药,除掉了最大的天敌,蚯蚓的数量迅速增多。
2012年9月李春光在兴化市周庄镇租下了120亩地。他要打造工厂化的蚯蚓养殖、废弃物处理基地,同时开辟出30亩果园,种上各种果树,用蚯蚓粪作为肥料,实现循环利用。基础设施改造、建立体养殖大棚、很快李春光就发现预设的300万元不够用了。
李春光:当时我觉得三百万(元)肯定是够了,而且资金有结余的,非常充分的,但是实际操作下来三百万(元)根本就不够,比如说你这个,看不出来,整个这个120亩你下面的所有的电缆,可能就十几二十万元就没有了,这根本就看不出来,排水沟,排水沟一挖就5、6万(元)。
可李春光并没有就此打住,反而还在继续投入,投入已经达到了800多万元。李春光一方面打造着蚯蚓养殖的生态链,另一方面,也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田园梦。
白天忙累了一天,晚上是李春光最惬意的时刻,带着儿子在基地里到处寻宝。
记者:哪里有,哪里有?
李春光:抖一下到最后就有了。要抖一下。
记者:有了有了,多。个头还挺大,这算多吗?
李春光:不算多,稍微付出一点劳动,我们就有了收获。就是我们梦想中的田园生活,我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
自从养殖蚯蚓创业,李春光就住到了基地,向着他理想中的状态一点点靠近,他享受着这种改变。
2015年7月的一天早上,刚刚六点钟,李春光像往常一样起床,要到基地查看蚯蚓情况,然而当他推开门的一瞬间,眼前看到的情形,让他的心揪了起来。
李春光:已经来不及遮雨,那个雨特大,下了一个小时,十几厘米的雨就下来了,然后这个整个的蚯蚓下面的全部淹掉了就,它是靠皮肤呼吸的,那个水一多的话它皮肤没法呼吸的话,它就会死。
原来由于一个排水口堵塞,导致积水,蚯蚓养殖床被淹,李春光赶紧组织工人补救,但还是损失了三分之二的蚯蚓。
4年时间,800多万元的投入,当初设置的300万的底限早就突破,李春光不断地把自己的其它收入、积蓄,投入到蚯蚓养殖的生态链上,然而却迟迟见不到收益。家人和朋友都劝李春光,收手吧。
李春光:认为这个事情做了这么长时间了,你都没有赚钱,那这个事情还有必要再做下去吗?也出现过这样的念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6-06-30/1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