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任职30多年的老人大代表,是一个从事玻璃行业30年的老企业家。他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
从最原始的“小平拉”,到 “三机窑”;从全国第一家引进比利时“格法”生产工艺,到自己独家研发高白玻璃,再到巨资引进丹麦镀膜工艺,一路走来,他的产品都一直处于市场的最高端。对产品质量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他做企业永恒的主题。
如今,年逾六旬的他又在全国独家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荷兰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实现行业大跨越。他就是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泗沟村支部书记、河南裕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庭玉。2016年4月21日,记者专访了他,面对面探询他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一辈子只做最好的产品
记者:我们知道,在您的身上,有过六次创业、完成六次飞跃的历史,这个传奇是怎么发生的?
郜庭玉:泗沟村过去以生产篦子而闻名。然而,全村2600名男女老少守着500多亩竹园和600多亩耕地,怎么也摆脱不了贫困与落后。
1978年,我从部队转业回村,从那时开始下决心为泗沟村找一条脱贫致富之路。1980年,在长途跋涉考察大半个中国后,我向村两委会递上了小平拉玻璃厂项目建议书。就在这年冬天,泗沟村小平拉玻璃厂建设拉开帷幕。
记者: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当时创办企业需要极大的远见和勇气,资金从哪里来呢?
郜庭玉:是啊,当时正是中国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文革多年的动乱导致经济长时间停滞甚至倒退,钢材、木材、水泥、玻璃等各种商品都是极度紧缺,所以做企业是很好的时候。作为一个农民,白手起家办企业,资金确实是最大的问题。
为了筹集近200万元的资金,我把部队转业费和家庭积蓄都拿了出来,贷款100多万,建厂的基建材料等赊账。总之经过千辛万苦把小平拉玻璃厂建起来啦。企业投产一年,全村就实现了人均收入600余元的效益。
记者:当时的商品那么紧缺,玻璃销路肯定没有问题吧?
郜庭玉:当时都是供不应求。1983年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建材产品订货会上,就一下子收到了500多万元的预收款,这一个订货会就把我两年的产量订完啦。
我就用这些货款预定金再加一些银行贷款,筹集800多万新上了当时国内技术领先的三机窑垂直玻璃生产线。
八十年代 企业年税超千万
记者:当时小平拉的行情那么好,为什么还要花巨资投三机窑呢?
郜庭玉:当时小平拉生产的玻璃是供不应求。但那是很低档次的民用玻璃,质量和产能都不行。尽管眼前销路没有问题,但毕竟产品品质不行。我做事有个习惯,一辈子都是这样,做就要做最好的产品,不能只顾眼前。
记者:有人将“三机窑”称为您的第二次创业。当时花这么大代价投产后,效益怎么样啊?
郜庭玉:1983年4月我们建成了三机窑垂直引上玻璃生产线,当时是国内农村的第一家。效益当然非常好,年利税实现了600多万元,我们全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000多元。
当时有了钱,我们开始搞小康村建设。1985年开始,我们就盖了别墅,在整个河南省甚至中国北方都是最先的,我们村被称为“中原小康村”。
编者注:1985年,也是三机窑垂直引上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后的第二年,郜庭玉迎来了人生新的辉煌:企业年利税超过500万,被评选为焦作市市委委员和河南省人大代表。从此他开始了10年市委委员、25年省人大代表、3年市人大代表的生涯。
三十年磨一剑终成玻璃行业龙头
记者:“格法”生产线是哪一年引进的?
郜庭玉:1993年开始启动谈判,1996年3月建成投产,共投资1.2亿。
记者:当时为什么花这么大代价从国外引进生产线呢?
郜庭玉:“三机窑”投产后效益一直很好。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各地小型玻璃厂的纷纷上马,市场结构被打乱,开始出现产品积压、货款难回收等问题。这个时候,我觉得必须跟上社会发展和形势要求,淘汰落后的老产能,上更先进的技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6-06-12/2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