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邓兴龙:呱呱叫的财富《致富经》


  邓兴龙:感觉被世界抛弃了,就想把自己关起来,世界上没有自己还好一点。

  对于妻子的离开,邓兴龙没脸挽留,他只能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浑浑度日。本以为再没有人来理会自己,但令邓兴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星期之后,妻子不仅回了家,并且还掏出5万元钱。妻子告诉邓兴龙,一定要振作起来,重新创业,并且鼓励他坚持自己的选择,继续养蛙。

  妻子:因为我想帮他啊,他压力挺大的,我觉得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大不了重新再来。

  原来,妻子是回娘家硬着头皮,向父母要来了她结婚时的5万元嫁妆。当初离开家,之所以没有告诉邓兴龙真正的原因,就是怕他因为要强而拒绝帮助。

  拿着妻子的嫁妆,邓兴龙感觉沉淀淀的,他决心振作起来,把青蛙养好,不再让妻子受半点委屈。

  2011年冬天,邓兴龙干了一件近乎疯狂的事情。他请来挖掘机,把青蛙池彻彻底底地翻了个底朝天,他说,就算是毁掉蛙场,也要找出蝌蚪消失的原因。

  邓兴龙:我就要弄清楚怎么没有的,去哪儿了,就算以后不养,死也要死得明白。

  晚上8点,夜幕降临,邓兴龙开始了每晚的例行检查。他说2011年,那些让他蝌蚪消失的原凶,就藏在这春天的夜色之中。3-5月,夜晚的蛙叫得最为响亮,这是养蛙的关键时期,检查起蛙池,邓兴龙非常认真。然而,走着走着,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邓兴龙却突然掏出一个夹子,说是遇见了来吃青蛙的天敌。

  邓兴龙:你看,真有一个,这个就是黄鳝,挺肥的。

  记者:它怎么吃青蛙?

  邓兴龙:它吃蝌蚪,浮在水面上,一口一个。

  青蛙的生存环境非常险恶,稍不注意就会被天敌吃掉,走了没几步,邓兴龙又在水里发现了新的生物。

  邓兴龙:你看,这里有一个龙虾,这还只是水里的,空中还有,这个黄鳝也要吃蝌蚪的。

  一晚上的工夫,邓兴龙从蛙池里掏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都是青蛙的天敌。2011年,刚创业的时候,就是这些东西让邓兴龙的40多万尾蝌蚪苗全军覆没。

  见识到青蛙天敌的可怕,邓兴龙再也不敢贸然行动了,他意识到想要把青蛙养好,就必须去学习。2012年春节,邓兴龙独自踏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他先后来到安徽、湖南、广东、深圳,只要听说谁的技术好,无论养蛙还是养鱼,和水产相关的他都要去学。冬日的寒风常常刮得他瑟瑟发抖,为了省钱,邓兴龙只能用冷水就着泡面充饥,常常买站票,站十几个小时去求学拜师。3个多月的时间里,邓兴龙跑遍省外的十几个市县,在外条件艰苦,以至于回到家后,家人见到他的第一眼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父亲邓代友:瘦的全是骨头,就跟什么一样,问他他又不说,他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跟你说。

  妻子:他不怕吃苦,想干的事都会去把它干成。

  学到技术之后,邓兴龙重建了自己的蛙场,他在塘里加入石灰等物质,提前杀虫消毒,预防了水中天敌的滋生。又在蛙场周围,加护了一层这样的围网,蛙场被铺天盖地地密封了起来,老鼠、蛇,和飞鸟等天敌再没法进来。恢复蛙场之后,邓兴龙学会了很多新的技术,采访时,他主动提出要带我们去看看那些,特别考验养殖技术的小精灵。

  邓兴龙:刚产下来的青蛙卵很特别,跟一般鱼卵不一样,一半是白的一半是黑的。孵化的时候,黑的要朝上,因为它卵裂速度较快,带动下面白的,如果放反了就孵化不出来。

  邓兴龙认真对待养蛙的每一个细节,到2013年,他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00多万。2014年,邓兴龙又和朋友合作,在老家承包了一个占地30多亩的泥鳅塘,开始养泥鳅赚钱。因为技术好,周围的老百姓都跟着邓兴龙一起养殖,就连很多外地人也到他的基地参观学习。

邓兴龙:呱呱叫的财富《致富经》

  2016年4月6日,就在我们拍摄的时候,正在带人参观蛙场的邓兴龙却突然变得神色慌张起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鳝 度日 萝卜 养殖大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