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陕西白河:闻着茶香走上致富路


 

  在一场春雨之后,茶园中的茶树上争先恐后地冒出嫩绿的新芽,微风中到处都能感受到幽幽茶香轻拂过脸庞,沁人心脾的悦动。据了解到,白河县近年来大力发展茶产业,采取 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生产模式,使该项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让村民们闻着茶香走上致富路。

  春来燕归采茶忙

  清明节未到,白河县宋家镇歌风春燕茶业公司董事长黄丛高就开始忙碌起来了:茶园忙着组织茶农摘茶,茶厂忙着收茶制茶扩建生产线,茶庄忙着卖茶,还要忙着筹备参加各类茶展评审赛。 清明茶已基本销售一空,谷雨后又能摘一批茶青,又可以制作一批茶叶,我还欠着好几家客户上好的毛尖茶叶呢。 种茶让黄丛高成为了茶老板。

  歌风春燕园区处于海拔千米以上双喜村,这里终年云雾缭绕,无污染源,原生态的环境对发展茶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天然环保的鲜叶和先进的管理技术造就了歌风春燕独具一格的品质,而获得国家级农产品有机认证。 饮白河源头水,品歌风春燕茶 ,歌风春燕茶名源起本村 歌风楼 的传说,因其 香醇可口、色绿汤清 ,后又赋予其春天美丽燕子般的神韵,曾经作为明清时期的贡茶之一。

  今年4月份,白河春燕绿茶又走进了京城,参加第二届亚太茶茗大奖评审赛,我们歌风春燕还拿到银奖呢!近年来,靠政府搭台,白河春燕茶的名气越来越响,价格也逐步提高,茶农的收入逐渐增加,很多茶农都建起了新楼房,我的园区规模也越来越大   说到这些,黄丛高的脸上乐开了花。靠种植茶叶挣到了大钱的黄丛高不忘带领乡亲们跟他一起脱贫致富,2009年就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吸收群众入社种植茶叶,通过 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方式,形成了 生产+加工+销售 一条龙,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附加值。经过几年的拼搏发展,目前双喜村及周边安乐、联络村共有1万多亩茶园,建有规模茶厂6家,随着茶叶销量越来越好,村里的农户绝大部分都种茶,收入多的一年有10多万元,少的也有几万元。

  漫山遍野都种茶

  联络村紧挨双喜村,位于水洞溪的青山碧水间,也是白石河的发源地,这里土质肥沃、森林茂密、云缠雾绕、生态优美,清泉甘露润育着无污染天然绿色的春燕茶,村头村尾到处都可以看到茶树。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茶园,随处都可以看到茶树。每到采茶季节,家家都忙着采茶。 白河春燕家园茶厂陈玉新说。

  为证实陈玉新这句话,我们到村里四处走一走。在新修的水泥村道上,除了偶尔有车辆驶过,听到婉转的鸟鸣声外,迎面扑来便是阵阵伴着茶香的轻风,一路上,无论路边还是田埂,到处星星点点长满了茶树,基本看不到闲人。在山道的拐弯阴凉处遇到四五个吖吖学语的小宝们围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女孩吵着要糖块吃。 大人们都在那边采茶去了,要是找他们的话,就去地里吧。

  按小女孩所指的方向,转过山弯,就听到谈话声、歌声、嬉闹声从山间传来,甚是热闹。当我们置身茶园中央,看到成片的茶树青翠欲滴,依山而立,此起彼伏,乍看像是一台正在生产的织布机,吐出一条条翠绿的大丝带随风轻轻舞动;衣着整洁的采茶人,成了丝带上的漂亮点缀,犹如正在山间晾晒绿布绸带。

  靠卖茶年增收十余万元

  当我们还流连忘返于这人间佳境时,一位大爷端着茶水朝我们走来,他是茶叶种植大户吴高成。据了解,吴高成家里人口多,以前也是村上的贫困户,前几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始种植茶叶,如今他也富起来了。指着自家的茶园,老人抻了抻因采茶而弯了半天的老腰, 我这片园子的茶开采有三年了,为保证春燕茶叶质量,茶青采摘均按两叶一芽,每年到这时,是全家老少6口人齐上阵,一天能采三四十斤茶青,这不,你看我小孙女放学都没回家,直接来园子里帮忙来了。 随着春燕茶被越来越多人喜欢,绿茶的销量也逐步扩大,吴高成家的茶园也不断扩大,年年都要栽种一些茶树,如今家里已有16亩多的茶园。老人还告诉我们,他家的茶除了留一小部分自己炒制外,大部分都卖到合作社了,茶叶是他们家主要收入来源,今年春茶就采收了近1000斤鲜叶,靠卖茶叶,每年有10多万元收入,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还建起了新房。除了种茶,吴高成家还种了两一亩二分地的花生,产出的花生榨油供自家食用,油渣又可以拿到茶园当肥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茶园 绿茶 花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